乾隆年代迁安县志誊写稿现身 关于夷齐资料比较多
近日,一位民间收藏家展示了一部乾隆年间的《迁安县志》誊写稿,此稿距今已有260多年。誊写稿保存完好,共30卷,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迁安县志有明朝末年、康熙、乾隆、同治、中华民国5个版本。同治、中华民国县志已公开出版,人们比较熟悉;但乾隆年代县志则很少有人见到过。不同年代县志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带有时代特征。
誊写稿由一人书写,未署名,也没有嘱言。“誊写稿可能是送审版,也可能是出版后抄写的。”多年从事迁安文史研究、今年业已80岁的宋奎对誊写稿进行了多方考证核实。封面注明是庚午年,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但卷首永平府知府白七十四、迁安知县燕仁臣作的序,却是乾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春(公元1757年),两者相差七年。他的理解是,书稿早已写好,但只有当时在任的知府、知县审阅书稿后并作序,方能出版发行,再加之筹款、刻印等,虽然时间较长,付印时仍坚持庚午年。宋奎老人经考证认为,此誊写稿是真实的,保留了原貌。
乾隆县志特点之一,是关于夷齐资料比较多。有司马迁《史记·列传第一》,唐朝韩愈《夷齐颂》等。其中有一篇俞长城的文章《叩马辨》,此文章对司马迁关于夷齐叩马而谏记述提出质疑。该县志还收录了康熙县志的序言。此誊写稿是毛笔书法,字体娟秀,更是书法佳作。 (陈儒 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