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不放松 教辅书热卖为哪般?
(记者 田菲菲)“放假也不放松”是很多中小学生面对的不争事实。记者昨天走访市区书店发现,随着我市中小学生陆续放寒假,教辅类图书的销售火了起来。教辅书籍真能提高孩子成绩?又应如何选择教辅书?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寒假催热教辅书
昨天上午,记者在新华书店三楼教辅书区域内看到,前来选购教辅书的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新天地书刊市场内,在一家主营中学教辅类图书的书店里,不少家长和学生正在挑选教辅书。初二学生小周和小赵的手里都拿着选好的练习册, “这些练习册我们挑了半个多小时,现在的教辅书种类太多了。”小周说。
“每年寒暑假都是教辅书的销售旺季,一些卖得特别火的教辅书还会供不应求。”新天地书刊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教辅图书种类比往年更加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如果出现断货情况他们会及时与出版社联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种类繁多难选择
采访时记者发现,家长们几乎都捧着至少两三本教辅书,还有些家长倾向于购买系列教辅书。“现在教辅书种类真多,‘名师名校’‘真题’‘兵法’比比皆是,应该选择哪一本,实在拿不定主意。”一位正在为孩子选书的家长说。
记者翻看了几本教辅书,售价动辄二三十元,10元以下的教辅书很少见,一本薄薄的中考模拟试卷共有10套题,标价30元。有家长坦言,买教辅书像一种心理暗示,总以为买得越多孩子成绩就越好,“万一买少了,别人有的我们没有,孩子成绩落后了怎么办?”不少家长认为,如今学业竞争太激烈,多看些辅导书、多做些题可以熟能生巧,没有坏处。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以中小学生作文类辅导用书为例,如今市场上各学段的“作文大全”就有300多种,并且每一种都有针对不同年级的若干套,而类似“课后同步练习”参考书更多达四五百种。
理性选书勿跟风
到底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和选择假期教辅书? “小学期间是孩子发散思维、开阔眼界的时段,与其让孩子在家埋头苦做教辅书,不如让他们多读书多参加社会活动,依照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读些课外书,多和人接触与交流,以此来增加孩子的个人素养。”小学教师程女士告诉记者,教辅书容易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并且目前教辅书泛滥,学生购买教辅书并不是多多益善,教辅书的数量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不会有太大的实际效果。
一位高中教师则表示,不建议学生过多地购买教辅书,课堂和课下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已经足够,辅导书做多了,并不利于构建学习体系。如果学生一定要购买教辅书,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选购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