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百米泥塑再现小山原貌
发布时间:2014/1/22 13:20:17 | 人感兴趣

百米泥塑再现小山原貌

  专稿 (记者 王昊 通讯员 刘淑君)街边吹糖人的艺人在展示技艺,旁边磨刀的师傅正专心干活儿,孩子在街上嬉戏玩耍,大世界、九美斋等老字号的牌匾清晰可见。这些展示唐山小山的旧时图景,被陈为用泥塑的形式定格在了橱窗内。近日,记者走进陈为的沉味斋民间艺术馆,在“旧唐往事”展厅内,旧时小山的部分繁华景象被浓缩在了30米的展柜内,在灯光的映衬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间间古朴的建筑,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初的小山。

  进京学艺开辟泥塑之路

  “我去北京学泥塑时,已经28岁了,没有任何绘画基础,所以吃了不少苦。”陈为坦言,他初到北京先到一家工艺品店当学徒,因为学徒期间没有工钱,为了在北京立足学手艺,他曾经一天干两份工作,工作结束还要帮师傅做泥坯子,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即使生活再艰难,陈为从没想过放弃,因为他痴迷于泥塑艺术,只要能学到技艺,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为了能尽快提高技艺,陈为细心观察师傅捏泥塑时的动作和绘画技法,回家后反复琢磨练习。他上手很快,深得老板赏识。店里有高难度的活儿,老板都愿意让他做。他把这当做锻炼的机会,每次都很认真地完成。

  “到北京三四年,我离开礼品店,进入京城百工坊拜师学艺。”在民间优秀艺人的聚集地百工坊,陈为找到了学习的好机会,他经常看名家的建筑、木雕、漆雕等作品,专心学习各类艺术的特长并运用于自己的泥塑作品,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钻研五年 塑造百米图景

  “这里有168个人物,50多间店铺房屋,各种人物道具和店铺招幌100多种。其中人物为泥塑,招幌为布艺和铁艺,建筑为木制。”陈为向记者介绍,他创作的小山微缩街景有百米长,沉味斋展示的是一部分,另外70米受到空间限制没能展出。

  陈为创作小山街景源于几年前,当时学业有成的他,被北京一家私人博物馆聘请担任副馆长。由于在北京经常接触民俗,回到家乡后又发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山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他决定用自己的手艺展现小山当年的繁荣面貌。

  上百件泥塑作品的制作并非易事,其中泥塑人物又是最难的,需要制作者要对人物形象准确刻画。上世纪初的人究竟什么样,陈为只有通过老照片获得灵感。“这5年多,可以说我做梦都在捏泥塑。有时半夜醒来突然想起做什么了,就马上动手。”陈为创作小山街景已达到了忘我的状态,每天翻阅各种地方史志资料,从中找寻关于小山的蛛丝马迹。

  “小山的老商铺早已在地震中损毁,我就经常去小山地道桥观看描绘旧时街景的瓷板画。”陈为说他的泥塑作品里很多商铺的位置,都是以那幅瓷板画为蓝本创作的。

  免费参观普及民俗知识

  “沉味斋是我个人投资的,免费开放。参观者不但能看到我的泥塑作品,还可以欣赏我收藏的拨浪鼓、不倒翁、皮影等160多种老物件。”为了建造这个艺术馆,陈为将多年打拼挣得的65万元投入其中,就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现在,位于丰南区汇通路与旧205国道十字路口南侧的沉味斋民间艺术馆,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刚开业三个月,就有二三百人来参观了。”陈为没想到,自己的泥塑作品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谈到艺术馆的未来发展,陈为希望能继续将沉味斋做大,争取把百米小山微缩街景全部展示出来,为唐山的历史文化多做些贡献,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传播民俗知识,让更多人领略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3 19:03:52,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