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旅途 交警同行
—就“春运”访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马爱军
专稿 (记者 赵珺)一年一度的春运是百姓最大规模的一次出行,也是道路交通最为繁忙的时节。就广大市民关心的道路春运情况,本报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马爱军。
记者:可以说,每年的新春佳节都是从春运开始的,春运承载着万家团圆和欢乐。先请您谈一下,今年我市的道路春运形势。
马爱军:今年的春运期是1月16日至2月24日,历时40天。连日来,市公安交警支队针对今年春运周期长、流量大、分布广的形势,对交通流量、流向和天气变化等因素一直在跟踪分析、研判。综合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市的道路春运呈现四大特征——
一是前期客流相对平缓,春节前后高度集中。1月4日到20日我市各大院校已先后错时放假,从年初开始外来务工者陆续返乡。所以,春运前期我市道路交通面临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但节前一周探亲流、商务流、旅游流将叠加形成客流高峰,公路运输高峰日将在1月28日、29日出现。节后从2月5日开始,学生流、返程流、民工流、商务流、旅游流交错重叠,并将保持近半个月的高位运行。
二是很可能遭遇恶劣天气。气象部门预测,今年1月份气温较往年偏低,降雪偏多,雾霾天气较去年偏少。2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雪偏少,雾霾天气较多。春节期间出现极端恶劣天气的概率不大,但不排除出现短时强降雪或雾霾的情况。
三是高速公路出现拥堵的概率很大。从以往经验看,受免征通行费和出行习惯的影响,春节假期私家车在高速路的流量将大幅增加,京哈高速公路出现拥堵的概率相应增大。
四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中,车辆混装、超载、违法载人、非法营运是主要安全隐患。
记者:针对上述四个特征,交管部门采取了怎样的保障措施?
马爱军:春运是今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局之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关注,市公安局党委重视,社会各界关心。有道是,非常之事需尽非常之责。交警支队正举全警之力,紧紧抓住保安全、保畅通这一核心,围绕人做工作,围绕车、路定措施,围绕保畅搞研判,围绕事故抓防范。
具体说,首先是源头防控。年初,支队便组成工作组,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春运安全大检查。先后对客运企业、道路安全隐患、危险路段依次排查,对参加春运的驾驶人、车辆、运营路线全面排查和实地踏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人和车一律取消春运资格,对道路隐患协调有关部门着手整改。
其次是路面管控。全市19处交通安全服务站在1月10日正式启动,驻站民警实行24小时勤务制度,严查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务工人员包车和危爆物品运输等重点车辆,严厉查处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高危违法行为。
还有就是把宣传提示贯穿春运始终。1月16日,我市举行了“春运交通安全启动日”活动,从而掀起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高潮。支队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平面、影音宣传品,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宣传、提示。特别是强化了重点车辆驾驶人、农村地区驾驶人的短信提示。同时,与新闻媒体联手,以曝光违法车辆、违法行为和典型案例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
再者,加强值班备勤,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冰雪、雾霾恶劣天气,支队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安排警车在主要道路双向压车带道。在结冰路段安排警力值守。同时,发挥交通安全服务站的作用,疏导滞留路面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客运车。由京哈、沿海高速公路沿线的交警大队在各出入口增派警力,做好应急分流,防止拥堵。
记者:每年春节前人们出行集中,市中心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拥堵,对此交警有何应对举措?
马爱军: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早晚高峰,市中心区路口的警力大幅度增加。除了各大队勤务民警,还有支队机关民警在加班。这是我们保证春节期间市中心区秩序平稳畅通的一项举措,也是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常态警务机制。
今年1月2日,支队新班子就职,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早晚站高峰,大队领导带头上岗,机关民警早晚加勤。当晚,支队班子全体成员,各大队大队长、教导员和机关民警全部上岗,分赴各自分包的路口。每天早高峰7时15分至8时15分、晚高峰17时30分至18时30分,重点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信号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疏堵保畅。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每天奉献两小时,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为春运保驾护航,为唐山百姓保平安、保畅通。就像今年的春运主题:“情满旅途,交警同行”,全市交警正全力以赴保障全市人民平安、祥和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