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卖鸡蛋饼的个体摊贩发现一扒手偷了顾客手机后准备离开时,挺身而出,高声断喝,逼其将手机归还失主。事后人们通过挂在摊前的一块小纸牌上的内容发现,这位摊贩是我市“卖饼救子”的66岁父亲老杨。对于老杨的这一义举,大家交口称赞(据1月22日《唐山晚报》)。读罢此文,笔者感触颇深。
近几年,抢劫盗窃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对此,有关部门多次开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活动,有效遏制了此类案件的发生。但是,个别不法分子仍顶风作案,究其缘由,其一是不法分子的侥幸心理作祟,其二就是缺少像老杨这样的敢于“厉声断喝”的勇士。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市民马女士下班后在新街附近一边走一边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可通话中手机突然被一陌生男子抢走。当时正值下班人流高峰期,新街人很多,然而在手机被抢及马女士追赶过程中,周围竟没有人敢大声说话,手机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抢走了。马女士说,她根本没想到在这么多人的地方,手机竟然会被抢走。更让马女士感到无奈的是,在案发时,街上很多人都看到了,没有一个人及时地喊一句“有小偷”,“如果有人喊一声,小偷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抢。如果有人有意无意地阻挡或绊他一下,小偷肯定跑不了。”马女士说,就连她追到眼镜店询问店员小偷逃跑方向时,店员也只是用眼神告诉她,根本不敢出声。随后,她报了警才有人问小偷抓到了没有,在这之前没人敢大声说话。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美德似乎被一些人淡忘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视而不见的看客委实见多,如此这般,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或许有人说,自己想挺身而出,又担心身单力薄不是歹徒对手。其实不然,如果有第一个人站出来,则可能有几个人响应,如此一呼百应,歹徒岂能逃脱法网。据报载,面对两名持枪抢劫的歹徒,一名妇女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从而带动了周围群众,他们用石块与歹徒搏斗,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将歹徒制服。
面对不法分子,虽然有些人“视而不见”,但让人欣慰的是,像老杨这样“厉声断喝”的勇士也层出不穷。“看不见”与“看不惯”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也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倡正能量的新形势下,少些视而不见的看客,多些“厉声断喝”的勇士,如是,不法分子才能无所遁形。
(窦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