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地税事业中闪光
—记市地方税务局绩效管理处科员赵超
专稿 (本报记者 赵珺)市地方税务局的赵超是一位众人一致称赞的优秀干部。她为人低调,以扎实的作风默默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为地税事业增光添彩的诺言。
她把倾情服务作为履职尽责的诺言
办税大厅是税收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为纳税人服务的窗口,直接关系到地税系统的社会形象。赵超1999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到地税系统参加工作,14年里先后在征收大厅工作了近10年。不论是作为一般工作人员还是征收大厅的负责人,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不厌其烦地解答纳税人的各种问题,用便捷高效的工作效率、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一次,一位办税人员上午十点多匆匆赶到地税大厅,有40多份发票要代开,直到中午12点40才开完。纳税人连连道谢,并提出要请她一起吃午饭,她婉言谢绝了。还有一次,一位怒气冲冲的纳税人来到窗口,质问为什么多收他的税。原来纳税人将自己的车租给了别人,窗口人员按租赁业5%征了税,他认为应该按运输业3%征税。她耐心地给纳税人讲解相关政策,并给了他有关条例的复印件,终于让这位纳税人平心静气地满意离开。
十年来,她为纳税人开出的各类税收票据40000余份,经她手入库的税款近50亿元,均未出过一丝差错。
她把克己奉公作为干事创业的本分
进入地税队伍以来,从基层到机关,从区局到市局,赵超的工作职位经历了从科员到主任,从主任再到科员的多次调整。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与职位,她都从不敢有一丝放松,半点懈怠,对地税事业充满感情。
2013年,赵超调入市地税局绩效管理处。从事绩效工作,不仅要精通业务,更要服务大局。在2012年度年终绩效考评时,绩效处的同事们连续几周没有休过节假日。正月十五,正好是周日,很多家庭还沉浸在春节团圆温馨的氛围里。为了全市地税系统的绩效结果能够及时生成,为了避免人为操作原因造成的绩效结果失真,赵超和绩效处的同事们全部坚守在了工作岗位。
在2013年绩效计划录入时,适逢省局标准化工作的内审培训,全市绩效计划编制的指导任务落在赵超的肩上。录入操作有新的要求、人员进行了大范围调整、更有单位机构发生了变化,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集中在了一起,每天仅接业务咨询电话不下数十个,有的问题还要及时向省局绩效处请示,很多时候是办公电话和手机一起响,一天下来口干舌燥,颈椎都木了。同事们心疼她,劝她注意休息,她说:“没事,怎么着也不能耽误了工作。”
她把勤于学习作为不断进取的阶梯
参加工作14年来,无论是在征收、计会、办公室、税收管理还是现在绩效管理岗位,赵超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坚信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在市地税局2006年“百名业务尖子大赛”和2007年征收岗位考试中,赵超均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业务状元”。她在2008年河北省地税局征收岗位考试中获第三名,进入省局人才库,在2012年参加的注册税务师考试中,以平均超出合格线二十分的成绩,报考的三科均顺利过关。
在2006年的“百名业务尖子”大赛中,她的“状元”之名来之不易。准备考试期间,她的女儿刚8个多月,嗷嗷待哺;丈夫在外地工作,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对家里的事爱莫能助;婆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不能太劳累;单位里,一位同事正在休产假,科里人员不足。她在完成好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工作间隙和女儿睡熟后的深夜埋头苦读,最终一举夺魁。当同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称她为“才女”的时候,她谦虚地说:“考试成绩是一时的,各种荣誉也是暂时的,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让我更加体会了人外有人、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