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兄弟熊竹林的大年三十儿
专稿 大年三十儿,大多数漂泊在唐山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早已回到家乡跟亲人团聚。然而,还有一些农民工选择了留下,在自己打拼的这座城市里过年,来自安徽的熊竹林便是其中一员。
穿着朴实,话说到一半便“摩拳擦掌”、埋下头嘿嘿一笑……这就是来自安徽的熊竹林,他在我市一家装饰装修公司从事改水改电工作。大年三十儿一大早,熊竹林就来到友谊路与朝阳道交叉口附近的一家他负责的没有装修完的业主家,检查改水改电情况,“过年放假了,工人们都回去了,我们留在这儿的看看水电有没有问题,大过年的千万别出啥问题,把房子整理整理搞得干干净净的,业主看着满意,我们干着也舒心。”
熊竹林一边忙着检查,一边和记者唠起了家常。他说,他来唐山已经5年了,往年一到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准备回安徽老家,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买回家的火车票了。虽然现在实行了网络售票,但对不会上网的他而言想买上1张回家的火车票实非易事。“火车票不太好买,坐大巴又不方便,一家子领着孩子往家赶也挺遭罪的,况且我们对唐山也有了感情,所以今年就决定不回去了。”
检查完毕,记者跟随熊竹林去下一业主家。走在友谊路上,看到两旁拔地而起的高楼,熊竹林感慨地说,这几年唐山的变化太大了。“我们来唐山的时候,这里刚刚进行开发,这几年我们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可以说这里面也有我们的汗水,看着这里每天都在变,心里觉得挺自豪的。”熊竹林说,5年前他1天挣100多块钱,现在多的时候1天能挣400多块钱,付出终有回报,他很有信心在唐山闯出一片天地。
一上午的时间记者随熊师傅跑了4个小区。中午12点,熊师傅回到了他和家人的租住处,一开门,屋里的热气扑面而来,熊竹林的爱人正在捏饺子,一旁的锅里翻腾着水花。当记者问起,过年不回家,家里人不想你吗?熊竹林没有正面回答记者。他沉默了一会儿,“我来唐山5年了,对这里也有感情了,唐山就相当于我第二个家,老婆、孩子也都在这里,这边朋友也都处得不错,也来串串门,互相拜拜年。”
临别,熊师傅和他的家人站在门口相送,他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但那笑容还是掩饰不住淡淡的乡愁。
记者 倪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