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唐山账本”
(记者 刘珲 赵立峰)昨天,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书面审议了《唐山市2013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这一“唐山账本”中虽然涉及数字很多,但是很有条理。2013年和2014年的财政支出重点清晰细致,钱花了多少,花在哪里清清楚楚。
去年的钱花在哪儿?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为导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广辟财源、科学理财,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全市和市本级财政收支总体运行较为平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着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沿海开发建设。全市统筹资金390466万元(其中科技支出96738万元),支持一批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条的重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落实支持曹妃甸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省、市支持曹妃甸区450000万元专项资金和周转资金及时到位;整合资金39219万元,支持港口建设和集装箱运输发展。在各项政策的有力促动下,曹妃甸开发建设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2.8%。
着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投入资金620032万元,支持2016年世园会前期规划设计和会址周边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友谊路、学院北路等14条城市道路,以及新火车站等项目建设,强化市政、园林设施维护养护工作,对居民供热、公共交通、民用机场、垃圾处理予以补贴,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支持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林水支出达到491112万元。全市统筹整合资金82000万元,用于“五大工程”、15件实事等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着力支持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营改增”试点等减税政策,清理交通、城管等罚没收费项目,减轻企业和社会税费负担近40000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68165万元,支持钢铁、焦化、水泥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加环保设施投入。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0700万元,重点支持燃煤锅炉拆除、清洁能源置换、大气环境检测等,淘汰“黄标车”4.6万辆,改善全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市用于民生支出3813016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9532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低保、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群体生活补助标准,全年新增就业10万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支出1364763万元,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支持河北联合大学和唐山工职院搬迁,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住房保障支出92921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6万套、竣工4.2万套,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安全支出252886万元,支持社会治安科技防范体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今年的钱怎么花?
2014年市本级支出预算安排重点支持以下四个方面: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安排资金25355万元,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力促传统产业增效益、新兴产业上规模,打造唐山产业结构的升级版。安排资金10000万元,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农业担保有限公司、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安排资金3757万元,推进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实施,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二是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安排资金18880万元,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创业苗圃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三是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统筹使用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专项资金50000万元,积极推进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机动车污染防治等系列攻坚行动,年内淘汰“黄标车”2.4万辆,力促大气状况好转。整合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8900万元,支持污染企业专项治理,淘汰落后装备、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
支持开放招商和沿海开发建设。一是促进招商水平提升。安排资金2260万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支持举办陶博会、农展会等活动,提升唐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安排资金3700万元,促进全方位招商,全面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支持联络处招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招商实效。二是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安排资金90000万元,加快推进沿海交通路网、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集装箱运输发展,提升沿海地区产业承载能力。安排资金16465万元,支持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工职院搬迁,加快完善曹妃甸区功能配套,提升文化实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支持社保体系建设。安排资金51365万元,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孤儿、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奖扶特扶政策,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70元/月和3150元/年。安排资金42953万元,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支持新工人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安排资金4926万元,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安排资金61087万元,稳步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安排教育资金54772万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安排资金69665万元,推进南湖文化广场、青少年宫、新奥体中心等惠民工程建设,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安排资金23302万元,继续对公共交通、居民供热和机场航线给予政策性补贴。三是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安排资金23180万元,支持“平安唐山”创建工程,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科技防范体系,提高政法部门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劳教制度改革。安排资金3100万元,重点支持城市公共消防安全、企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127280万元,全面启动世园会周边道路建设及绿化工程,重点支持城市二环路、唐古快速路等路网体系建设。安排资金65100万元,强化市政、园林设施维护养护工作,开展城市绿化提升工程,改善城市形象。二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整合资金18500万元,支持农村改厕、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安排资金25983万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京秦、津秦铁路沿线及村庄绿化工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保费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