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作证婚人的结婚证书亮相唐山

()日前,由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黄志强先生收藏的由桥梁专家茅以升证婚的结婚证(如图)亮相我市。
据黄志强介绍,婚俗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时期逐渐流行的以自由恋爱“文明婚礼”为代表的新婚俗,打破了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为代表的旧婚俗的束缚。
证婚人是“文明婚礼”中的重要角色,是婚姻合法的证明人。证婚人由结婚的男女双方共同邀请,大多是在社会上有地位的知名人士或在民众中有威望的长者。证婚人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主婚人则是新郎、新娘双方的家长。
黄志强先生收藏的这一对1945年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作证婚人的结婚证书,尺寸为51×37.5厘米,一张保存得基本完好,另一张有些破损。证书四周装饰有由白头翁、鸳鸯、蝴蝶、燕子和花卉组成的彩色图案,上有“结婚证书、同心永爱、百年好合”等字样。结婚证书内容如下:
“严庆萱,江苏省吴县人,民国八年七月十一日(1919年7月11日)生。
赵世莹,四川省阆中县人,民国八年五月六日(1919年5日6日)生。
今由胡汇泉、戴尔宾先生介绍瑾詹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945年2月26日)下午四时,在重庆留德同学会举办结婚典礼,恭请茅以升先生证婚。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结婚人:严庆萱、赵世莹
证婚人:茅以升
介绍人:胡汇泉、戴尔宾
主婚人:严君玉、赵丽生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谨订”
这一对结婚证书设计得非常喜庆,非常有时代风格。两张结婚证书的内容相同,只是新郎、新娘的姓名在两张证书上前后顺序相反,一张新郎姓名在前,另一张新娘姓名在前;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下面均加盖私人印章。
据黄志强考证,结婚证书上的新郎严庆萱、新娘赵世莹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分别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河海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解放后,严庆萱曾任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茅以升作为河海工科大学首任校长,能为严庆萱、赵世莹两位新人证婚,不仅是茅以升对学校优秀学生的褒奖,也是对文明婚礼新风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