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颇有些“冷清”,除夕的烟花爆竹声没有像往年那样席卷唐山的夜空,初一、“破五”也不闹腾了。令人欣喜的是,烟花爆竹的降温,并没有影响市民看春晚、吃饺子的心情。在稀稀拉拉的爆竹声中,人们同样辞旧迎新,同样过了一个好年。
无论是政府的倡导,还是百万网民的倡议,“少燃放烟花爆竹”的号召最终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不是通过强制性禁令实现的,而是通过自我约束生成的。
对于燃放烟花爆竹,有些地方曾经禁止过,虽然有了清静的夜晚和清净的空气,但人们觉得年味尽失。今年除夕夜虽然爆竹声稀,但并没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
虽说雾霾严重、反腐禁令变紧,促成了烟花爆竹遇冷的大背景,可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更是弥足珍贵。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都已知道清洁的空气比震耳的爆竹声更重要。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被污染的空气大家都要呼吸,蓝天不再,谁都难以幸免。
今年春节,放烟花爆竹的少了,空气中的硝烟味也淡了,但年味没减,春节仍然热闹。市民通过逛公园、看演出、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过上了绿色的春节。更有一些市民趁着春节长假,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可以说,当传统过年方式遭遇“十面霾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是必然的选择。
没有太多的爆竹声,我们一样辞旧岁,何乐而不为!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正月十五,市民们继续理性地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让我们头顶的天空更亮丽。
(曹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