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化”剩余年货
专稿 春节长假结束,部分市民家中“囤积”了大量年货,因为有些年货自己吃不了、用不上,丢弃又觉得可惜,一些市民开始将目光转向网络,“网络年货置换”“年货转让”也随之而来。相关人士提醒,网络“消化”剩余年货一定要擦亮双眼,避免损失。
剩余年货多
市民吴女士感慨地说,春节长假结束了,她家里的瓜子、糖果、水果,甚至鱼肉等都剩了不少,家里的冷藏冷冻设备都满了,天气又不够冷,东西不好储存,想送给亲朋好友,可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家住友谊里的张女士更是郁闷,由于在家中辈分较高,春节前后来拜年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亲戚送来了乳制品,但张女士和老伴都患有糖尿病,不敢多喝,尽管在回礼的时候张女士尽量将一些含蔗糖的乳制品送了出去,但她家里还是剩了不少。“牛奶等乳制品的保质期都不是很长,短时间内消化起来又不容易,如果浪费了就太可惜了。”张女士有些发愁地说。
网络置换转让年货
记者了解到,家中“囤积”了大量年货的市民并不在少数。面对剩余的年货,市民王先生有自己的想法。
王先生喜爱上网,为处理家中剩余的年货,他将家里用不着的年货拍成照片,然后附上简单介绍,上传到一家网站想交换些生活用品。“有些年货自己用不了,但总有人会需要。”张先生说,虽然他还没有为剩余年货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但他十分有信心。
记者在58同城等网站看到,目前,像王先生一样通过网络置换或转让剩余年货的人不在少数:一位先生希望用一条未拆封的香烟置换一部电信双模机,另一位先生希望将礼品酒换成同价位的家居用品,一位女士想转让两瓶礼品酒……其中,烟、酒、茶叶、杂粮礼盒等均为热门物品,有些人希望将其置换成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人希望将其变现转让。
置换转让食品须注意保质期
虽然通过网络交易为剩余的年货找到下家,以物易物、变物为“现”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精明的选择,但相关人士也提醒,年货交易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提前确认对方的身份,最好选择同城交换。换物时,尽可能地索取发票,以便日后维权。如果是食品交易,用来交换的食品最好包装完好,要看清楚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同时,尽量采取同城取货的方式,也可以找人陪同取货,而且要当面认真检查物品,以防出现问题。
记者 梁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