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卫浴家电“有病难医”
市民期盼价格透明的正规军

专稿 维修管道、家电维修……小区里这些贴在墙上门上的“广告”随处可见。平日里一个电话,维修师傅就可上门服务。可在春节期间,维修师傅不再“随叫随到”了,而维修价格也更令人咋舌,这让在春节期间有需求的消费者苦恼不已。
维修价格普遍翻番
“刚买的电视机在除夕那天黑屏了,打电话给售后服务热线,他们却称虽然随时可以报修,但维修人员在年后初八才正常上班,所以暂时无法上门维修。没办法只好从小广告上找了维修人员。”据市民张女士称,情急之下她按楼道里贴的小广告上的电话找了维修人员,在打了多个电话后才联系到一位维修师傅,谁知上门费开口就要三百元,“我知道春节期间维修价会涨,不过这涨得也离谱点吧。”维修师傅却表示要是觉得贵,可以到别家问问。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几个电话号码,记者又拨打了几个电话咨询,维修师傅的收费价格在节期普遍看涨。像通下水,平常价格八十元,春节期间要价二百多元甚至更高;清洗修理油烟机,平时四五十元,春节期间价格要一百元起;修锁开锁、维修管道,日常价格都百元以内,而春节期间也要一百元起。维修师傅告诉记者,这也只是上门服务的人力费用,更换设备器材,再另计费。
来自湖北的刘师傅已来唐近10年的时间,他告诉记者,他的老乡中从事通下水道、修马桶、改装电路、维修家电等工作的很多。今年春节,他的老乡多数都已回家了。“现在也就还剩下几个人。从腊月廿九开始直到正月初十,这期间,从事维修等工作的人会很少,价格自然也就会上涨。”看着老乡们都回家过年,刘师傅告诉记者,“谁不想回家过年,但留下就是想多挣些钱。”
“用工荒”成价涨主因
在超市旁开修锁店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因家就在本地,所以春节期间不会休业,对有需要换锁的市民,他仍会上门服务。同时,李师傅还表示,因他主要服务小区周边居民,维修费用不会明显上涨。但平时价位在七八十元的AB锁春节期间要涨至一百元。“这不算是涨得太高的,干维修的外地人能达到80%,春节都回家过年了,我们价格肯定上涨。”
记者又联系了一家家政公司表示想通下水、修马桶等。该店经理马桦告诉记者,她的家政公司有员工三十多人,但春节公司的人大多都走了,只剩下两三个人。马经理称,员工一出去干活,她就得守店。“你要是能接受高点的价格我们就派人去,要不你就等正月十五以后,公司实在是没人手。”
对此,路南区一家电维修中心的维修工王力军也深有体会,48岁的他干了一辈子家电维修,因为家在本市,春节期间的工作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最多一天跑八个活儿,还都在不同的地方,忙糊涂了,饭都顾不上吃。就这样还忙不过来。”老王说,每到节假日家电损坏率都特别高,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电视机、洗衣机、吹风机等。
市民期盼价格透明的正规军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春节期间卫浴家电“有病难医”的经历。对市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商家也有自己的理由。一家品牌笔记本售后维修店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店里初四上班后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值班,面对大量的维修业务难以应付。还有,春节正值春运,外地厂家或仓库内的零配件很难运到,导致大量零配件缺货断档,延长了维修时间。“这种情况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可。市民王女士就认为,春节期间正是各大商家争相打折促销家电的大好时机,促销人员纷纷向消费者承诺售后服务及时高效,既然向消费者作出承诺,就应说到做到。“与小广告上找来的‘游击队’相比,还是正规的维修人员有保障,春节期间可以适当加价,但一定要明码标价,要在合理的范围内。”
某品牌售后服务相关负责人孙薇则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实属服务企业无奈,“多年来企业大打服务战,企业作出的长达数年甚至终身包修承诺,早已让‘服务就是赠品’的观念深入人心。服务虽然是具有价值的,但在家电市场,服务的价值在价格上始终体现不出来。而越筑越高的售后服务门槛也成为了企业沉重的负担。从国外家电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当整个市场竞争步入成熟阶段后,特别是在面对高水准的售后服务需求时,消费者就需要为这种服务买单。”
就此,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根据《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码标价并公示其他相关事项,明码标价的内容包括检查费、修理费、上门服务费,零部件的品名、产地、规格、计价单位、零售价格等。市民在维修家电时,应问清楚维修服务的项目和费用,保留维修服务票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条件允许,消费者应多找几家维修部,在规模和维修价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再进行维修。(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