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赵各庄街道:红色之街“雷锋”多
专稿 (王威 段锦 李东荣)古冶赵各庄街道纪委,注重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积极在社会中选树优秀典型,深挖好人道德事迹,大力宣扬身边好人好事,持续凝聚道德力量为社会不断吸收并释放正能量。
该街纪委在利用红色基地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承退休工人侯占友义务绿化荒山的“北山精神”,唐山十七中学“雷锋班”十七载爱心接力义务照顾失明老人的基础上,发挥好廉政使者的作用,82名廉政使者,深入基层,利用半年时间,收集到足以感动古冶区赵各庄百姓的14件好人好事。有:致富不忘家乡,两年捐款100万元救助了境内的1843户5000余名困难群众,不愿公众知道姓名的企业家;有30年如一日,义务填补坑洼地近千平方米,每天坚持清淘广场边上公厕的“老黄牛”彭广英;有以传承雷锋精神为己任,自费制作1500枚励志图片向群众无偿发放,并成立“家庭学雷锋献爱心基金”的唐山市道德模范段思序……
通过好人好事收集宣扬活动,在群众中不断掀起学好人,当模范,做好事活动高潮,为社会源源不断凝聚道德力量,传播正能量,带动了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提升。
致富不忘回报乡亲的企业家
该街境内某企业家大行善举,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达成其救助境内困难群众的意愿。两年来他捐款100万元救助了境内的1843户5000余名困难群众。并将剩余资金成立救助爱心基金,用以长期救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该街的众多困难群众感受到他的善举力量,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致富不忘家乡,尽到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可他不愿让公众知道他的名字。他说我富了,不能把乡亲们忘了,这点事,不算啥。
几十年为民义务服务的“老黄牛”
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居民彭广英,由于所在社区是老工房区,群众没有活动场所。自1984年开始他就义务填补社区南面的坑洼地近千平方米,建成了现在地面平整、安装了活动器材的群众活动广场。居民在这里锻炼、跳舞、打牌、聊天,成了社区居民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群众们都说:要不是有老彭日复一日辛勤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哪有我们现在这么宽敞平整的活动广场啊!现在他年事已高,但他每天坚持清淘广场边上的公厕。家里人和居民群众都劝他别干了,为群众义务服务已经30年了,也该歇歇了。可他说,我闲着也没事,能为群众干点事我高兴。现在他依然坚持每天清淘公厕。我们除了说他是侯占友式的群众劳模,还能说什么呢?
传承雷锋精神的新时代道德模范
以传承雷锋精神为己任,年近花甲,49年劲不松的唐山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段思序,珍藏有关雷锋物品数千件,做好事上千例,被大家誉为“身边的雷锋”。建党90周年时,他自费3000多元,精心制作上万枚纪念券,到全市各纪念会场、矿山、社区办展览。在全市“你我同创,共建文明城”战鼓擂响之时,他自费以“唐山人”名义设计制作的1500枚励志图片向群众无偿发放。此外,他的4名家庭成员每人每月赞助50元作为“家庭学雷锋献爱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