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对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六点要求,无疑是对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再念“紧箍咒”。
长期以来,因缺乏强有力的自律与他律机制,致使众多领导干部信仰迷失,道德滑坡,形象失范,“四风”泛滥,远离群众,有识者无不发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忧叹。新一届领导集体洞察时弊,重拳出击,在第一轮反腐惩贪工作中取得了国际瞩目、人民满意的战绩,有效遏制了腐败的蔓延,净化了政治空气。
然而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沉疴已久,非“一针见效”。在中央强大的反腐攻势之下,部分官员仍然存在着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在自己的官本位思想上打擦边球、搞迂回战,使中央由上而下的政令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中梗阻”;他们思维的重心依然没能安安稳稳的落在为民履职上,而在如何于政治风云中经营好自己的权位煞费苦心;各种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打击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人民政府的权力,本质是责任、本色是为民。对一切有悖于党和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零容忍、出重拳,开展“大扫除”,唯有如此,才能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政府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玉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