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九旬老人的“小山情”
发布时间:2014/2/19 8:58:01 | 人感兴趣

九旬老人的“小山情”

  专稿(本报记者王昊)摊开一张泛着黄边的手绘地图,便宜街、大世界、九美斋等,这些在老唐山人记忆中,耳熟能详的街道、剧场、饭店,被清晰地标注着,整个小山的旧时风貌顿时呈现在了记者眼前。这张地图的绘制者是一位90岁老人赵岐山,他自1986年从小山街道办事处退休后,就一直在默默地记录着这方热土的历史变迁,近30年来,写就了120万字手稿,并自己编组了43卷,他在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着小山的历史风貌。近日,记者走进了赵岐山老人家中,听他讲述着自己与小山结下的那段不解之缘。

  “我的家在宝坻县,旧社会由于县城连年发水,所以家里也不富裕,我是15岁来到小山,经人介绍在老车站街的成兴号学徒。”赵岐山向记者介绍,由于当时家里条件有限,他只读了4年书,就随着同村人来到小山寻求生计了。

  赵岐山还清楚记得初来小山的情景,他在商号里学徒,每天看到小山的街道上是人来人往,做生意的商人、赶大车的车夫、摆地摊的小贩……,各色人等汇聚起了小山商业的繁华。而矗立在小山顶端的大世界里,偶尔传出的咿呀唱戏的声音,更是显示出了小山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自从踏上小山的土地后,赵岐山就被这里的风貌所深深吸引,于是,他决心要留在小山。

  由于旧社会小山附近的商号经常倒闭,大批的学徒要想留在该地,就只能跟随新的老板经营店铺。赵岐山先后在成兴号、洋广杂货批发、仁昌百货店、同和百货店当过学徒,虽然做学徒特别苦,但是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始终坚信会苦尽甘来。

  直到唐山解放后,赵岐山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他被组织安排到了便宜街居民委员会从事内勤工作。“我特别感谢党的关怀和培养,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党对我的厚爱。”赵岐山始终不忘党恩,自从进入居委会后,他鼓足了干劲,每天都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走访居民,了解商铺情况,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我是1956年4月26日入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骄傲。”赵岐山清晰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谈到入党老人感到无比自豪。同年,小山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他又被安排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一直到1986年退休,赵岐山工作、学习、生活从未离开过小山。

  在小山的每条街道上,几乎都留下过赵岐山的足迹,有些地方他都走过上万次,小山的街道及店铺也早已熟烂于心,他对小山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1985年,路南政协曾编纂过文史资料,我被聘请参加了部分章节写作。”赵岐山向记者介绍,他之所以着手写《小山情》,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那次编辑史料的影响,他想让后人真实地了解小山曾经的辉煌历史,尽力为小山再做些贡献。

  其实,写史料是一件严谨而枯燥的事情,而且必须要保持去伪存真的精神。“写历史必须要存真求实,绝对不可模棱两可,不能误导后人。”赵岐山为了如实写《小山情》,曾走访过同聚成最后一任经理、鸿璋照相馆工作人员、新菜市卖羊肉的商贩等,就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寻找过多少人了。

  “我写小山的历史,也是想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教育,我想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为后人留下可供参考的资料。”赵岐山是怀着感恩的信念,在写小山的历史,他通过不断地书写,也将自己亲闻亲历的事情呈现出来,怀念起往昔岁月。

  如今,年已九旬的赵岐山,基本已完成了他的《小山情》写作,这些手稿被他精心地收藏在一个个精美的纸盒里了,为了这片生活了近75年的热土,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心中的那座“小山”。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5:06:01,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