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女孩”赵悦:我可以上学了

(记者杨净茹 通讯员张久胜)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大力资助下,经过两年多四次手术,“玻璃女孩”小赵悦终于摆脱了病魔的纠缠与折磨,10年来第一次可以下地活动并自主行走。小赵悦的脸上挂着久违的灿烂笑容,每当有人来看她,小赵悦就会高兴地告诉他们:“我可以上学了!”
13年前,小赵悦出生在乐亭县姜各庄镇后梁庄村,父母均是本村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赵建新早出晚归,靠捡拾和收购废品维持生计,母亲虽身有残疾,却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虽不太富裕,却也其乐融融,小赵悦也快乐地成长着。然而,在小赵悦不到2周岁时的一次变故,彻底改变了这三口之家的命运。那天,小赵悦的左腿不知被啥东西碰了一下,即刻就站不起来了,经过医院检查,确诊她患上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骨病,叫做先天性成骨不全,俗称脆骨病。这种病症是因先天遗传性缺陷而引起的胶原纤维病变,导致骨质薄脆,像玻璃一样经不起碰撞,就连打喷嚏、翻个身都可能骨折,因此无法正常运动,全身肌肉多半会萎缩。临床特征为骨质疏松脆弱,易发生骨折,故患此病者也叫“玻璃人”。这次,爸妈花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总算治好了她的腿。可这病的特点是骨折随时发生。果不其然,以后,她每年至少骨折2次,截止到2012年春,她已先后骨折20次之多。这么些年的频繁患病、治疗,不但使她的家一贫如洗,小小年纪的赵悦也忍受着连大人都难以忍受的痛苦。随着年龄的长大,看到同龄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背起书包上学学习,小赵悦特别渴望上学,她不止一次问爸爸妈妈:“我啥时能上学啊?”可她的病况是根本不能上学的。为了治好小赵悦的病,爸妈打定主意,砸锅卖铁也要为她治病。每次骨折,花费至少4000元,这些费用都是父母靠节省和求借而来。
多年来,小赵悦的特殊病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镇政府除为她家办理了低保救济外,镇民政所还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多次给予资金支持。媒体也多次以“‘玻璃女孩’需要社会关爱”为题进行报道,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为她汇来了钱款。但这些对于彻底治疗她的病患还差得很远。2012年年初,她的爸爸妈妈带她去了我国治疗这种病的权威医院——天津儿童医院,他们在经过了细致检查后被告知,小赵悦的病症正在往坏的方向发展,如不赶紧进行手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及时实施手术的话,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人的身体健康水平。然而,手术治疗所需的近20余万元的费用,对于她的这个家庭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为此,她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不知如何是好。
得知小赵悦的病有了可以治愈的方法和具体医院,当地镇党委、政府积极为他们想办法,主动向有关单位和慈善机构反映情况,争取救助资金,镇妇联专门组织了两次大型捐助活动,筹得现款2万多元。后梁庄村委会组织村民为小赵悦献爱心,全体村民几个小时内就解囊相助1万多元。某大型私企董事长一次性捐助2万元。第一次的住院费用有了着落,小赵悦的父母便把她送进了天津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半年多的医治,第一阶段的手术治疗结束,效果很好。随后1年多时间里,3次大小手术前,乐亭县红十字会爱心志愿者和“飞天北斗手机超市”等单位与个人都会举办各种大型慈善捐助活动,专门为小赵悦的再手术筹集费用。乐亭县电视台还辟出专栏,为小赵悦开设捐款账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捐助下,小赵悦所需的全部治疗费得到解决。2013年9月初,小赵悦最后一次在天津接受手术后,脆骨病被彻底治愈。
目前,小赵悦在父母的照看下,正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过去无法下地、根本不能行走的她,已经可以蹒跚学步,自主行走了。据医生介绍,今年秋季,小赵悦背起书包进校学习的愿望就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