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 严惩腐败
—2013年唐山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专稿 (记者 孙愫 通讯员 唐纪宣)201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抓早抓小、正风肃纪、提质提效,“四风”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正风肃纪 狠刹“四风”
督促全市上下围绕“十对照十整治”,严格自查自纠。紧紧扭住清理办公用房、清理公务用车、清理“吃空饷”人员等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公开公示,全环节签字背书,全方位监督检查。全市共取消会议及论坛、庆典等各类活动3734个,“三公”经费下降14.3%;清理超标、超配及违规借用车辆2038辆,全面取消“O牌车”;清理办公用房超标面积7.48万平方米;清查“吃空饷”人员4010人。
紧紧盯住五一、十一、中秋、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公款购送节礼、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等问题,连续发出禁令。以交叉互访、随机盯访、倒查发票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522次。改变以往自查自纠、下不为例的方式,直接查处4个市直单位的“小金库”问题。
一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2起,处理163人,其中县级干部1人、乡科级以下干部38人,党政纪处分39人;先后19次下发通报,对37起典型问题予以曝光。
有腐必惩 有贪必肃
坚持从实际出发,纠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一票否决”简单化问题,为基层组织和干部勇于正视问题、敢于揭露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支持办案工作卸包袱、减负担。
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强化信访举报资源综合利用,认真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积极稳妥使用“两规”措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3091件,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489件,涉及1638人,同比增长13.9%和15%。其中,查处县处级干部9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查处乡科级干部187人,同比增长83%;查处贪污贿赂案件258件,同比增长106%;北方瓷都集团腐败窝案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被查处。
坚持“一案双报告”制度,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跟踪剖析和警示教育,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法纪、政纪和社会效果。
强化监督 优化环境
围绕“四大攻坚战”以及转型升级、沿海开发建设、开放招商、环境治理等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纠正和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围绕教育、医疗、涉农等重点领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清退教育、涉农等乱收费483万元;推进医用耗材和药品招标,减轻患者负担9000余万元。
围绕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取10个单体投资亿元以上省市重点项目,运用办案方式开展全链条倒查,对发现的14个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对159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实施效能跟踪,纠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61个;下发整改通知书57份,督促基层行政执法“五规范”;制定《关于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实施问责的暂行办法》,深入开展市直单位“一把手”和中层处长晒权晒责、公共服务标准化评议、百名监督员大巡查、清理行政部门“霸王”条款、政务服务提效、行政审批月评最差窗口等7个专项行动,以铁纪刹歪风、提效能、促发展。积极回应社会关注,查办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违法占地、非法采矿等案件10起,处理党员干部72人。
多措并举 预防腐败
坚持清权、确权、晒权、控权,对全市64个县级领导班子、439名县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清单、廉政风险和防控措施清单开展“网评网定”。
开通“唐山政务运行监控网”,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农村“一通五化”体系建设、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非公领域防治腐败工作,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调减行政审批事项75项、监管项目36项,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前达到省定目标任务,国土、财政、住建等部门全部进入中心交易。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清理市本级反腐倡廉法规文件19个,对59个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廉洁性评估。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一把手”讲授廉政课521场次,对2080名拟提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教育。
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加速推进李大钊纪念馆、沙石峪纪念馆等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
正人先正己 打铁自身硬
按照“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学党章、找不足、强党性、作表率”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
强化作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预热升温,坚持措施早谋划、问题早纠正,制定正风肃纪提质提效18条措施,市纪委监察局带头清退7辆借用公车,会议公文数量和“三公”经费分别压减29%和16%。
强化遵章守纪意识,逐人签订承诺书,杜绝出现跑风漏气、办人情案甚至以案谋私的情况;全市3514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职工全部作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
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对63名市直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约谈,强化认真履职、严格监督的责任;推进乡镇、农村、国企、园区纪检组织建设,被中央纪委确定为全国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狠抓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全年组织教育培训7593人(次);本着“分类指导、分类总结、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年终总结评议方式,进一步凝聚智慧、找准问题、明确方向。
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执纪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