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微信的版权屋顶漏雨了,快堵上吧
发布时间:2014/3/3 9:30:30 | 人感兴趣

  微信为人们带来了文化享受,却也悄然成为侵权新地带。最近,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公众账号推送给用户,供大家免费阅读。但是,这些公众账号在“造福”微信用户的同时,却惹恼了不少作家。一方面,有些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根本不给原作者署名;另一方面,就连一些作家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怎么就上了微信(2月26日《北京日报》)。

  当初百度文库、谷歌图书馆等陷入版权争议时,互联网企业们就应该早预料到,版权这个问题迟早会影响到很多与内容有关的产品。都说未雨绸缪,可如今,微信的版权屋顶已经漏雨了,微信也没有对版权定出个规矩来。难道,非得又要对簿法庭?要是真的因为内容版权而大费周折的话,那微信的发展肯定会受到重创,毕竟微信有一大部分文字内容的追捧者。并且,如果文学类内容的版权得不到规范的话,一些科研类、其他艺术类的专利争议、版权争议也可能会出现。那么,怎么办呢?依我看,微信的版权屋顶漏雨了,还是找几袋水泥,快堵上吧!

  第一袋水泥:加大审核力度。微信的内容发布形式与微博、文库等的发布形式不同,有“一对一”的特性,属于“私密”发布,不关注这个微信公众账户,就无法看到该账户发布的内容。这样一来,给“外人”对微信内容的监控带来很大困扰。让版权拥有者、专利拥有者一一关注那些文学类甚至文字内容类的公众账户,这很不现实,那就烦劳微信官方,加大内容的审核力度,在公众账户推送内容时,除了审核违法淫秽与否,也要看看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版权利益。当然,这会增加微信的运营成本。可是,与打官司、赔钱甚至垮掉相比,加大运营成本还是很值得的。

  第二袋水泥:鼓励原创内容,采取淘汰制。之所以会出现版权的争议,原因无非是那些微信公众账户缺乏原创的本领,为了笼络自己的粉丝订阅者,不得不“借”来一些内容,供大家观赏。如果微信官方制定出对原创内容的奖励制度,让大家有主动创作的动力,那摘抄的自然会少些。并且,在鼓励原创的同时,淘汰那些缺乏原创能力并且屡教不改的账户,让他们出局。这样的话,不劳而获者肯定会少很多,而版权纷争也会少很多。

  第三袋水泥:多方利益分成。当然,如果为了维持微信繁荣而不得不允许“文摘类微信”存在的话,那就采取多方利益分成的方式,为版权埋单。微信官方应该规定,凡是“文摘类微信”,都要拿出一定数额的金钱,分给版权方,或者是出版社,或者是作者。而微信官方,也应该对版权所有者做出适当的补偿。这样一来,版权方有了利益,微信也维持了繁荣,微信公众号也可以继续运营,可谓一举多得,皆大欢喜。

  从法理上争论微信公众号是否违法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说微信不涉及版权很有些自欺欺人。不管是公众账户还是微信官方,都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删除了事”或者“慢慢耗”上,而是应该早做打算。屋顶漏雨,该快修补,为时还未晚,真要塌了,就悔之晚矣了。(姜伯静)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5:54:50,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