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市)区空气质量大排队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
我市治污凸显“城乡一体化”
(记者 李艳辉)日前,我市环保部门如期公布了全市14个县(市)区2月份的空气质量排名。有专家解读,相对于更加关注市区空气质量的做法,我市治理环境污染充分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理念。此举不仅能细分全市污染“贡献率”,提高治污“靶向性”,同时使广大老百姓对自己身边的空气质量有了充分的知情权。
我市是一座以钢铁、煤炭为支柱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去年以来,空气质量一直处于全国74个重点监控城市的末10位。为加快城市治污步伐,我市分批推进了各县(市)区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市14个县(市)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都安装完成,并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实现联网,实现了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同时,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提高了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考核权重。
“全市各地空气质量大排队,能为推进环保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能有效督促各地做好辖区环保工作,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市社科专家、市委党校教授康继祥这样解读。康继祥还认为,一直以来,官方公布的空气质量情况只关注城市,这样难免会出现因产业转移净化了城区空气、污染了乡村环境的现象,最终导致环保工作只解决了“在哪里污染”的问题。老百姓其实最关心自己呼吸的空气是否清洁,城乡并举治理污染的举措无疑是一项标本兼治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