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发布时间:2014/3/5 11:08:11 | 人感兴趣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始终以为,这句俗语中所透露出的豪气,会让人热血沸腾;我还觉得,这豪气自古至今,生生不息。

  春秋战国时期的田饶,可谓这豪气的典型代表。他长时间侍奉鲁哀公,却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他气不过,找到哀公说:您难道没看见那鸡吗?戴着的红冠代表文采,脚后跟的距是有力量的象征,敢于与敌人打斗是勇敢的表现,看见食物招呼同类来吃就是仁德,守夜准时啼鸣那是信用。鸡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您还是每天用它煨汤喝,这是因为它离您太近的缘故。而鸿鹄一飞千里远,落到您的园林水池中,吃您的鱼鳖,啄您的豆粟,您还是看重它,原因是它来自远方。因此,我将要离开您而像鸿鹄一样远飞啦!

  对于有才干的人,如果鸿才无法得到充分施展,在别人的矮檐下活得很憋屈的话,未尝不可再谋其他的出路。当你经过深思熟虑,拿定“出走”的主意后,大可以如田饶般一抒“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情。炒了旧主奔新程,终归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嘛!

  然而,人说到底还是得量体裁衣,有多大的能耐干多大的事,那一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不是随便就喊的。比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卖豆腐”;又比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爷睡马路”。这样的“此处不留爷”,豪放是豪放了,气势甚至不输田饶之辈,但是却得不偿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你却在一次次“此处不留爷”的吼叫声中,一步步地往低处去了,这才是最悲催的事呢!(赵宽宏)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6:16:38,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