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某地级市政府一门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就是普通群众能否进入政府大门的‘过滤器’,那些在我们眼中可以为领导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顺利进门,而那些可能给领导添堵、添乱的平头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
“不随便放进任何一个可能给领导添麻烦的人”成了机关门卫们在工作中默守的一条“通则”。对他们,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他们也是是为了混饭吃,不那样做,可能就下岗了。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他们身上。
如今一些地方“门难进”,客观因素很多。城市扩大,一些机关办公地点往往搬到城市边缘,交通十分不便。位于繁华地带的,没有通行证,车辆不能进门,门外往往也是禁停区,附近也没有停车场,为群众办事造成不便。
之所以门难进,究其主观原因: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二是工作中可能存在问题,不敢直面群众,怕群众当面亮丑揭短;三是缺乏应对突发问题能力。面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认真落实。对于一些基层机关来说,改作风首先应当从“改门风”开始。
必须进一步强化公职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提升公职人员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情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特别要在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躲避视而不见,而是积极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如此,人民政府才能不辱“人民”二字,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杨邵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