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变频”思维引领转型发展
专稿 (李国华)2014年开局两个月内,“变频”思维迅速成为热词,风行路南区各发展领域,一股以“抓机遇,创优势,解瓶颈,惠民生”为主旨的转型发展热潮在全区掀起。
所谓“变频”,重在改变与创新,即转变传统思路和方法,以新定位、新谋划、新举措,谋求高效突破瓶颈、解决复杂问题。 “变频”思维一经提出,全区发展气象为之一新:抢抓“稻地镇托管到路南”的重大机遇,重新布局,新的规划发展蓝图呼之欲出;确立城市化的主攻方向,围绕中心城区发展的最前沿和急先锋重新定位,城乡统筹发展、惠民助民成为区“两会”热议焦点;凸显“世园会”主题,将征收搬迁与优势项目集群推进相结合,区域发展活力迸发……
创新,让转型发展更为顺畅
2016世园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路南区以此为契机开启了科学发展的加速期,围绕“变频”发展的核心,密集出台各项促转型、求升级的硬举措。推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强化分包领导、责任部门、项目单位“三位一体”体系推进;以小机构、大服务和集约型、集群化思路,对现有园区科学定位,全力打造重大项目的聚集地、延伸产业链条的主阵地和转型发展的新高地;树立全域开放意识,大打开放牌,特别发挥世园集聚效应,以“世园会”周边、省级物流园区、5A级楼宇资源为载体,采取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入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场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一轮顶层设计拉开帷幕,打造“环世园经济带”提上议事日程。
春风二月,路南两会提出全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务于4月底前完成。加快推进新华道、建设路、南新道、友谊路、复兴路沿线大型商贸综合体和星级酒店建设、构建高端商贸功能区;依托复兴路、唐曹路、205国道等道路拓宽改造,开辟对接“双核”城市服务新格局,一个凸显“产业效应、景观效应、文化效应、民生效应”,汇集休闲旅游、创意研发、高端商贸、文化展示等产业的“环世园经济带”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聚焦,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民生
2014年,对路南区百姓来讲是值得期待的年份。
该区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城市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民生领域改革、深化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在这一领域,“变频”就是要转变政绩衡量标准,把百姓满意度作为第一把尺子,让城市转型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路南区以境内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荷花坑市场为试点,引入二维码食品扫描技术,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此举可使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入唐山百姓生活,市民用手机扫描食品袋上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食品的“前世今生”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470元,农村由每人每年2900元提高到3150元;加大慈善事业投入力度,投资150万元,建设“慈善超市”,为低保家庭低价提供生活必需品……
路南区委书记徐昌盛表示,要围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这一中心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受惠不受惠,作为衡量各项改革举措成败的最终标准,政府要在自觉过“紧日子”中,让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
定位,让政府服务职能更加凸显
路南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以服务便捷闻名,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政府最大的政务超市和服务平台”。“变频”在这里就是更贴近、更快捷、更高效。
早在2012年,路南就将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将行政审批风险预警系统纳入服务监管体系,准确查找行政审批工作中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严重风险点,建立严重风险预警机制,共确定了100多项风险点。
今年,路南将进一步缩减审批时限,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年内实现网上政务办理;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审批环境大改善、审批效率大提速;严格落实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制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和“中梗阻”等问题,以问责推动工作落实……
路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国指出,路南敢于承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开手脚、竞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