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倡导节俭会风,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我们发现两会过于“热情”的镜头明显减少,朴实自然,这将是一个节约的会、高效的会,与人民更贴近的会:代表委员们取消包机,转乘普通航班或火车抵达北京,驻地房间没有鲜花果盘,而是一盒牙膏、一支牙刷、一块香皂、一瓶洗发水、一包洗衣粉;在餐桌上,家常菜成主角,自助餐是凉菜三样水果两样、没有酒;欢迎晚宴是羊肉泡馍;每张餐桌上都写着“按需取餐,文明用餐”,代表委员们自觉做到“光盘”行动;矿泉水是“实名制”,每瓶都贴有“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的标签;乐队表演是磁带伴奏;铅笔是废报纸制成的;文具配发是按组发放;政协委员的提按是电子提交,今年的人大会议减到8天半……………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到社会方方面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深入人心。这一新风的特点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因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才能让大家感受到作风的转变,也只有把规定细化才能让监督落到实处。
就拿小小的一瓶水来说吧,历年两会,一杯茶、一瓶水,是中国各种会议的标准配备,服务标准一向是“高严精”,服务员对着一根线苦练杯杯一样齐的“功夫茶”,也曾是媒体聚焦的看点。而今取消沏茶倒水看似只是小小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是取消了穿插会议之间的“倒茶”流程,过去那种服务员在主席台上一一倒水的场景将不复出现。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如果统计节约下来的时间,乘以相应的会议成本,恐怕还真不少。
从今年早些时候召开的各省市县的两会来看,不用警车开道、会场不摆鲜花气球,场外不拉横幅标语、不铺红地毯,禁烟标识取代了烟灰缸,不上烟酒、不上高档菜肴,代表委员纷纷加入“光盘行动”……不做“表面功夫”、经济环保、务实高效的理念已经慢慢转化为实际行动了。
我们国家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就应该从以上做起,从会议做起,两会是各种会的先导,它直接影响着各种各样的会议,两会节俭一点,其他会就会注意一些,两会奢侈一点,其他会就会上行下效,无所节制。全国两会作为举国关注的重要政治会议,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对我们党和政府形象作风的一次检阅。
(金山斋主、方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