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的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因为担心5岁的儿子受到不好的影响,来自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位“海归妈妈”对社会负面信息“严防死守”,连家里的有线电视也停了,至今已有一年(据3月13日《武汉晚报》)。
这位妈妈真是用心良苦,其实,她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不少父母为来自网络、电视等渠道的一些负面信息可能带给未成年子女的侵扰而担心,也都想成为子女的负面信息屏蔽器,只是大多数父母的决心没有这位妈妈大,做的也没有这位妈妈彻底和绝对。
毋庸置疑,形形色色的负面信息就像细菌和病毒,对于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的确是个现实威胁,我们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负面信息加以防范和控制,比如,实施对电视电影的分级管理,减少网络、影视、书刊等媒介上的暴力、凶杀、色情、恐怖、颓废内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对孩子的把关和约束,承担起屏蔽净化责任。
然而,笔者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对负面信息紧张过度,视之如虎,谈之色变,更没必要严防死守,不让孩子接触一点自己定性的负面信息。首先,这么做不现实,负面信息的渠道很多,防不胜防,你堵住了这个渠道,堵不住那个渠道;其次,影视、网络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正面教育启发作用,也能够带给孩子们很多乐趣,如果因为害怕负面信息就给孩子们断网停电视,是典型的因噎废食,连健康积极的信息也一并屏蔽了,剥夺了孩子的乐趣,这样或许会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第三,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美好的环境而撒谎(比如新闻中这位妈妈就欺骗儿子说癌症是类似于感冒的病,吃点药就能好),会对孩子造成误导,而谎言迟早会破,当孩子逐渐长大知道真相后,不利于诚实品格的养成;第四,如果孩子从小几乎接触不到负面信息,那么,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就会过于理想化、单纯化,就会缺乏对负面信息的识别力和免疫力,当他逐渐长大、独立,父母不能再为他“严防死守”,他就失去了屏蔽器,就会突兀地接触到大量的负面信息,他就会难以接受适应,就更容易生病,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侵蚀伤害。
“无菌温室”难以培养出健康的花朵,我们在教育子女时,对于负面信息不能绝对屏蔽,不能一味封堵,而是应该相对屏蔽,疏堵结合。在一些负面信息面前,我们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告诉孩子负面信息的性质或危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负面信息,消化负面信息,抵制负面信息,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价值观。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们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有助于孩子们抵御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负面信息的风风雨雨,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唐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