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锤炼过硬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切实为人民群众执好政、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不得不联想到影片《杨善洲》,它讲述了一个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故事。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影片结束,观影者早已泪流满面。或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不同的感触。的确,为官一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是我党永不停歇的政治追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就要像杨善洲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自觉增进群众感情,把老百姓的事看成头等大事,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责任成就事业。好的作风造就顽强的战斗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贯彻落实好“三严三实”精神总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就必须真抓实干,在实干中锤炼作风,在实干中提炼人格,增强“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过硬的作风来自于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自觉地改进作风,提升效能。说到底,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长期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充分表明,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依赖于领导干部个体作风素质提高,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以提高领导干部个体作风素质为前提。同时,培育领导干部过硬作风,既要靠外力推动,靠加大日常监管和约束力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更要靠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自我修炼、自我修正,通过自我锤炼,塑造高尚人品官德,铸就过硬作风,不断打牢立身做人和安身立命的根基。
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角色就是公仆,为人民服务是本质所在。领导干部从走上领导岗位第一天起,就必须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正派做人,秉公办事,不分厚薄远近,不计恩怨情仇,公道对待每一个人,公正处理每一件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坚持"正"字当头,做到做人品行端正,对待百姓秉正,处理事情公正,自觉提升自身作风素质,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拥戴。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