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广泛征求意见环节,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开动脑筋”制定了门类齐全、方法多样的征求意见方案,但往往无功而返,被征求对象只给了个意见“无”。原因无它,基层群众已经“习惯”了,这只不过是在认认真真“走过场”。若要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真正聚焦矛盾、找准问题,征求意见必须“接地气”。
要重心下沉。态度很重要,征求意见者是不是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来真的、动实的,反“四风”、落实八项规定不留死角,更没有法外之人。因此,征求意见者不仅身子要沉下来,直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心更要沉下来,与群众心贴心,要以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问策,真心聆听群众的声音。
要科学设置。有些地方征求意见过程中习惯于预设条框、预设答案,并且汇总意见建议还要去掉尖锐的、刺耳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不痛不痒的,这样征求意见确实是走过场,难怪群众反感。因此,征求意见方式可以多样,但内容设置一定要科学,基本原则就是便于群众参与、理解、表达,而不能预设各种条框,把群众真实意愿排除在外。同时,汇总梳理要严谨、细致,不必“深”加工,确保原汁原味。
要问责问效。解决问题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群众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明确整改内容、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不跟群众摆龙门阵,更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对落实不力者要严厉问责,切实让群众看到活动成效。
(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