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唐山:绿色祭扫成风尚
发布时间:2014/4/2 8:45:39 | 人感兴趣

唐山:绿色祭扫成风尚

  

  (赵春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上坟祭祀则是缅怀已故亲人、寄托哀思和传递亲情的重要方式。清明节将近,记者走访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祭扫形式向着文明、低碳的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唐山市民选择错峰祭扫、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绿色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

  错峰及乘公交车祭扫市民增多

  清明节还未到,但是一些市民已提前祭扫,避开扫墓高峰。3月28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燕南公墓,墓园停车场停放了不少车辆,其中还有很多外地号牌的汽车。随着扫墓市民陆续增多,墓园管理方已开始加派人手,在现场指挥车辆停放,维持墓园秩序。墓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避开清明扫墓高峰,很多市民早在两个星期前就过来买花扫墓了。前来祭扫的市民陈先生这次专程从山东青岛赶回来,他表示,以前都是在清明节期间扫墓,一路上难免会出现塞车的情况,到了墓区人流量也大,比较麻烦。“今年就提前扫墓,避开高峰,不仅方便一些,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3月29日,记者在位于开平区的唐山陵园入口处看到,不少市民摒弃驾私家车扫墓的习惯,改乘公交车或者几家人拼车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刚才我们一家没开车,都是坐公交来的。”市民刘先生以往都是驾驶私家车前去扫墓,今年却换了方式——乘坐公交车。尽管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比以前长了,但刘先生还是比较接受这种方式。“大家都自驾车去扫墓,人流车流高度密集,不但污染墓区环境,还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坐公交车又方便又环保。”正在墓区祭扫的林先生对记者说,他是与邻居拼车来扫墓的。他对记者说,“我家的车是7人座,一家人坐上后还剩3个空位,所以就叫上邻居一起。现在油涨价,加之墓园停车位有限不容易停车,所以拼车比较实惠,还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送鲜花植绿树祭祀亲人受青睐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点燃香烛、焚烧祭品、鸣放鞭炮等祭扫方式,不仅与当下提倡的“低碳、生态、环保”生活方式不符,也产生大量垃圾和废气,污染生活环境,更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用鲜花代替纸钱、冥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成为时下很多市民清明祭祀先人的方式。

  “买一束高档的鲜花献上,既好看又环保。”从北京回唐山扫墓的周小姐早早地预订了近300元的菊花,她告诉记者,身边很多朋友今年都用鲜花代替纸钱。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花卉店发现,目前清明祭祀花卉已经大量上市,菊花、康乃馨等已经占据了不少摊位的显眼位置。一位摊主表示,菊花、百合、康乃馨、勿忘我等鲜花是清明祭扫的常用花卉,白色、黄色、紫色等素雅的颜色比较适合祭扫。“这几天订购清明扫墓花束的人很多,从几十元的普通花束到几百元的高档花篮都卖得很好。”记者在一些陵园内看到,有人来祭奠的墓前,大部分都是鲜花和彩带,极少有焚烧的痕迹。“清明祭祖,上香、烧纸钱、烧元宝都是传统习俗。前几年,每到这个时候,我们的生意都很红火。但这两年,人们祭拜的方式多了,我们的生意也没以前好了。”一家祭祀用品店老板介绍说。

  除了鲜花,一些绿色常青树也受到了很多祭扫市民的青睐。在外地务工的李先生今年扫墓没带元宝和纸钱,只是在墓碑旁摆放了一棵冬青树和一台录音机。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生前特别喜欢种树和听评剧,“今天我们就放给他老人家听听。”摆好冬青树,放起乐曲,他就坐在墓旁默默不语陪着已故的父亲听戏。“栽下一棵树,好像又看到一个新生命的成长,让父亲的生命之树常青。”

  “今年清明,这地上明显好扫得多了。”墓地的保洁员老张表示,以前清明节前后地上烧火痕迹重、纸灰一堆堆的,一扫就是满天灰。这些年随着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情况好转很多。

  家庭追思会既祭先人又增进亲情

  除了鲜花植树祭扫外,其他环保的祭扫形式也颇受市民欢迎,尤其是家庭追思会颇受市民喜爱。

  关掉电灯、关掉电脑、关掉电视机……3月31日,家住路北区的王女士一家在20时30分准时切断了家里的电源。黑暗中,一家人点亮一跟蜡烛,围坐在桌前,烛光跳动闪烁,一家人看着彼此被烛光映红的脸,诉说着生活的点滴,表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王女士对记者说,“这已经是父亲去世的第十个年头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特别想他。父亲葬在老家,原来每年清明她都要去上坟,由于人太多交通拥挤,回来后累得直不起腰。这两年,她在家里摆上父亲生前爱吃的水果,静静地对着父亲的照片说会话,以此缅怀父亲。作为女儿,不能到他墓地扫墓,希望通过这种低碳节能的方式祭奠他。”

  “开个家庭追思会既环保,又节约人力、物力,还能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退休教师陈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清明节开始,他和弟弟、妹妹几家人就在一起开家庭追思会。“亲友们能在清明团聚,更促进了大家庭的和谐,如果把故人生前的美德给下辈们讲讲,还能教育后人。我想心意比身到要重要,追思亲人不是清明短短一天的流露或简单的形式,更不是一堆堆的祭品,家庭追思还能让我们时时怀念已故的亲人。”

  也有不少市民选择网上祭祀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清明,她打算在专门的祭奠网站上为逝去的亲人设祭堂,点上香烛,敬上一杯茶,“虽然都是虚拟的,但那份思念是真实的”。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10:04:32,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