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级政务中心属开放式建筑,民众可自由出入,内部食堂也不例外,昆明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农民工亦可前往就餐。6元能吃一荤两素,米饭不够可免费加一次,咸菜和汤免费。(3月27日人民网)
这对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意外惊喜”。机关食堂的开放确实也为当地的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打开了方便之门,花6元就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饱饭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徐大哥如此评价机关食堂:“实惠、管饱、味道好,饭不够还可以免费加”。物美价廉,是吸引附近居民前来就餐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外来就餐者太多,不少窗口都排起了长队。“每次机关测评,不少公务员都会对排队时间过长提出意见,希望能够单独开个窗口。”吴曾金说,“后来怕公众质疑公务员搞特权,为了避免误会还是放弃了单开窗口的方案。”
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一样的人,就该吃一样的饭。难道就因为他们一个叫公务员,一个叫农民工?就不一起排队吃饭了?如果仅从吃饭这一项就能看出阶层的差距有多大,那其他的就更没法比了。农民工,不管是一代还是二代,这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盖起了最高的楼,修起了最壮观的桥,汗水洒遍大江南北。然而看看他们穿的衣服,吃的饭菜,当真是破的不能再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讨论最多的不应该是公务员该不该加工资的问题,民众几乎一边倒的认为公务员还有隐性收入,工资不可能低。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因为民众对政府不了解、不信任所致,政府要获得民众的信任,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需要每一个机关单位,每一位公职人员用细心、真心、热心、诚心为民众服务,用点滴积累改变民众映像,赢得民众信任并最终取得民众的支持。
这让群众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这么低的价格不会亏损么?笔者了解到昆明机关食堂不亏损与较低的租金有关,还有由于附近不少工地、公司都会有订餐需求,拓展了机关食堂的盈利空间,通过给他们提供送餐服务,薄利多销,还是能够实现盈利的。既然可以盈利,也不会太多的影响机关的正常办公和生活,那么笔者呼吁,各地不妨多一些这种举措,这才是真正的用为民、爱民、惠民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做法。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