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五环外一家地产中介近期挂出“家庭内部过户免费咨询”字样的条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对投机炒房者和某些官员的“暗示”,将房产顺利过户到亲戚名下即可“逃过一劫”。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一方面是城镇化、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让反腐线索浮出水面。届时,名下的房产不能像现金一样可以藏匿,让一些官员不得不急于抛售(据3月31日《北京晨报》)。
“狡兔三窟、急中生智”,笔者看过这条新闻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两个词。只不过,这个狡兔三窟是升级版的,换句话说,随着住房信息联网呼之欲出,新的“三窟”已变成抛房、转移、洗钱。相比之前“傻子也不会等联网后查到自己”的言论,这些人不但不傻,而且称得上急中生智,甚至是狡兔中的狡狡者。
正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管狡兔怎么狡猾,只要是房产涉贪涉腐,就一定逃不过反腐猎手。只不过,相对于公众对以房查腐的热切期盼,住房信息联网显得有些缓慢,实在让公众有些等不及,以致于发出“6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呼声。
其实,公众的急切不无道理,因为腐败与反腐败之间,拼的是智慧,更是速度。这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如果住房信息联网像乌龟一样缓慢,狡兔就有充足的时间洗净腐败房产,即使住房信息联网走到终点,也难以从中找到狡兔的尾巴,甚至会成为狡兔的笑柄。
所以说,住房信息联网提速,就是与腐败分子的赛跑,谁慢了,谁就是输家。当然,住房信息联网推进慢是有原因的,诸如网络技术难度、数据登记任务繁重、信息处理需要时间。但是,腐败和反腐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是激烈而紧张的,也往往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和掣肘。这就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除制度藩篱,冲破利益封锁,而住房信息联网就是这样一张试纸,它所试验出的效果,不单单是从中查处几起腐败案件,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政府公信力是否依然坚挺。
由此可见,住房信息联网的意义非同小可,不能迟到,更不能缺席”。在已有时间表的基础上,抓紧细化路线图,通过分解任务来梳理清楚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遭遇哪些利益集团的阻挠,然后通过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落实问责制,来扫清种种权力干预的路障。这样,既能打破利益集团的阻挠,也能确保制度推进的公平公正。
当然,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是动态的、变化的,住房信息联网也不能一药治百病。狡兔会不断换上新马甲,以逃避监督和惩处。比如:登记多个户口,或者是拥有外国绿卡、移民国外,另外通过亲戚、朋友或者金钱贿赂“打通”关系,结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通过利益联盟相互遮掩和庇护。这就需要擦亮监督的眼睛,做到见招拆招,让换了马甲的狡兔枉费心机。(吴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