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的创新专家
——记唐山市2013年度金牌工人、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高级技师李征
专稿(本报通讯员翟雅丽 祖天华 )变电运行是一项枯燥的工作,需要日复一日地在变电站巡查、守望枯燥无味的变电设备,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传输中断,一个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将打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唐山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高级技师李征,用勤奋、执着和创新诠释着青春。
李征是一个特别爱思考爱钻研的人, 2008年至今,李征共完成科技项目12个,申请14项专利,其中9项已经获得授权,其他4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查中。他还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连续4年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称号。
李征在220KV三农场变电站工作时,发现室内GIS变电站噪音特别大,给站内员工健康带来很大隐患,于是自费买来了噪音计,开始研究起室内GIS变电站的噪音来。在他的带动下,三农场变电站成了一个QC小组,专门研究室内GIS变电站噪音的问题,完成了《减少室内GIS变电站噪音改善工作环境的课题》,该课题获得2011年全国水利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这一成果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李征在河东集控站工作时,发现河东集控站服机房服务器经常死机,经过统计发现,服务器死机的最大元凶就是空调,因为服务器发热量极大,一旦空调死机,巡视人员巡视不到位,就会造成服务器死机,而整个唐山市的重要变电站将失去监视,并且不能远方控制,一旦变电站发生事故或异常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时会影响首都的供电。从软件编写到硬件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仅仅不到三个月,李征自己研制完成了集控站服务器机房空调自动控制装置的研制。经过试用该装置完全达到了预期要求,目前已在全唐山供电公司推广,消除了因空调死机造成的大面积停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唐山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李征发现南化基地站所管辖的室外变电站设备架构上鸟窝筑巢现象十分严重,对变电站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威胁。可是原有驱鸟手段有效性很低,鸟儿很容易对其产生适应性且易坏。李征开始查阅资料,发现鸟类对特定频率和功率的激光特别敏感,于是便想研制一种激光驱鸟装置,来解决变电站鸟害问题。经过几个月艰苦的努力,李征终于研制出了一种适合变电站的激光自动驱鸟装置。该装置获得2013年度唐山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奖,2013年度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2013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填补了电力行业变电站激光驱鸟技术的空白。该装置在唐山供电公司全面推广,消除了变电站鸟害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