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工会议上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足见深入下去、接受锻炼对干部成长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须脚下生根,深扎群众之基,方能向上生长,远谋自身发展之实。
不在室内当盆景,要在基层做雪松。室内的盆景固然好看,却经不得风雨,更遑论成长成材;而室外的雪松虽没有盆景的精致,却历经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深深的扎根于大地,枝繁叶茂,直耸云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亦应如此。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狂风暴雨洗礼的“雪松”,才能成长为优秀的干部。他们能干事、会干事、更能干成事,领导认可、干部拥护、群众欢迎,也唯有这样的干部才能“长的高”、“走的远”。当代青年干部谋求自身发展,进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好干部,就必须要端正态度深入到工作一线接受锻炼。
首先,看得淡面子,放得下架子。有些干部自视甚高,在基层要面子、端架子,甚至高高在上,内心不愿接触群众,这样的干部即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群众也不愿和你说实话、讲真情,最终不但会一无所获,而且会适得其反,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唯有放下架子才有面子,“不顾”面子才会“挣来”面子。在群众的眼里,“好干部”与身份地位无关。他们评判干部好坏的标准很简单:看看你做了什么、做的如何、为谁而做。保山市地委书记扬善洲为了省树苗钱,亲自带头到街上捡果核,他这样做不仅没有丢面子,反而在群众心中树起一座丰碑。所以说,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的“有面子”。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接触群众,就得放下干部的架子,尊重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因己及人,换位思考。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走近我们,贴近我们,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会有所收获,让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干部形象深深的扎根于群众的心中。
其次,不能“走马观花”,而要“下马看花”。习总书记在全国组工会议上对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连续强调了“三个深入”,即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要求广大干部不仅要“扎下去”,而且要“扎的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尤其要坚决杜绝“蜻蜓点水”的下基层、“鸭子扎水”般搞调研。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不要“走马观花”,而要“下马看花”。由此可见,下基层的关键是要“深入”、要“实践”、要“研究”,不能浮于表面,而要亲自到一线,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工作,才会满载而归,而不是白跑一趟。
所以,深入基层,既要听取汇报,又要细细盘问,更要亲自考察,才能掌握实情;深入基层,既要了解实情,又要指导工作,更要善于从群众中得到智慧,才能有所收获,进而实现群众欢迎、促进工作、提高本领的目标。
如果说基层是一片肥沃的土壤,那么党员干部唯有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在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中不断成长,实现服务人民、发展自我的人生理念。
(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