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7日之前的3天时间里,榆林市高新区榆横工业大道两旁面积约330亩的樟子松林被毁坏。林业部门回复称,查明施工方是榆林市高新区管委会环保局雇佣的,属无手续施工。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怎样解决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那么政府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究竟应该居于怎样的位置?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变成了令人头疼的难题——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处理好,以至于出现了环保局雇人毁坏树木的怪现状。这中间固然有地方政府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追求政绩的深层原因,而没有认清政府与环保工作关系、没有摆正政府与环保工作位置则是真正的直接原因。
强调“政府是环保第一源头”,这至少包涵两方面意思:一是政府在环保工作上的作为属于环境保护的“源头控制”系列,而不再仅仅是事后监管和污染治理角色;二是在参与环保工作的社会各个组织和主体中间,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大导向意义,抓住了政府,就等于是抓住了环保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要害。
显然,这样的做法和思路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近年,国务院连续部署“打击环境违法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各地环保部门每年都查出众多环境违法企业,可一些严重污染企业虽经被数次责令停产,但仍我行我素,根本不把环保执法放在眼里。究其原因,就是与某些只重经济利益的“地方政府及领导”有关系。正是在这些地方政府和领导的干预下,出现了地方环保执法的尴尬困局。一些环保部门要么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干脆把屁股坐过来,直接出面替污染企业说话、遮掩。实践告诉我们,保护蓝天碧水,同样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环保是部门责任,更是政府责任。经济发展要真正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命运,就必须紧紧抓住政府这个环保的“第一源头”。
(阳光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