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消费话珠宝


我国珠宝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预计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然而在珠宝市场一片火热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乱象。本期“凤城夜话”,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明明白白消费珠宝。
市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凤兰
市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 张雅静
唐山黄金珠宝总汇董事长孙福志
唐山演艺集团干部 郑瀚涛
唐山学院教师 张 璇
主持人:本报记者曹瑞云
时 间: 3月26日
场地支持:老薛茶馆
本版人物照片
均由记者郑勇摄
主持人:十几年来,翡翠价格一路上涨,买涨不买落的人们已把翡翠当成投资、收藏的热点选择。一些黑心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来欺骗缺乏翡翠鉴定能力的消费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翡翠的造假黑幕。
王凤兰: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在对珠宝商家送检的翡翠进行检测时,每年都会发现30%左右的问题翡翠。绝大多数问题翡翠来自云南,少部分来自河南、广东等地。除了用传统的酸洗、漂白、染色处理过的B货或C货翡翠冒充天然的A货翡翠外,浸蜡、镀膜、抛光粉染色等新的造假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张雅静:用石英岩冒充翡翠的也不在少数,无色石英岩经过浸蜡处理后极像冰种翡翠,石英岩染成绿色后,形态、色泽与翡翠十分相似。
郑瀚涛:在翡翠市场里捡便宜要谨慎,有的消费者花几千元就买来满绿翡翠,却不知翡翠若能满绿,数万元都难买到。
孙福志:随着翡翠造假手段的不断翻新,有的问题翡翠用肉眼是很难鉴别的。因此,诚信经营的商家,在翡翠上柜销售前,要先经权威鉴定机构检测合格并出具鉴定证书。
张璇:我在一些媒体上看过有关翡翠造假的新闻,触目惊心的场面令人难忘,造假者多用强酸等强腐蚀性物质对翡翠进行加工,加工而成的翡翠手镯会不会含有有害物质?会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王凤兰:翡翠石料在经过强酸溶液的煮制后,一般会有一个冲洗的过程,如果造假者没有将酸冲洗干净,残留的酸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主持人:和田玉上演了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随之疯狂的还有鱼龙混杂的市场,消费者该如何防范呢?
张雅静:目前市场上和田玉的造假手段主要有:用玻璃仿制和田玉,玻璃可仿很多宝石,但成色一般差得比较远,可是用来仿白玉或碧玉却很像;用低价“山料”冒充高价和田玉“籽料”;在和田玉皮色上造假,如用含毒化学原料浸泡、染色石头表皮等。
王凤兰:和田玉常见的“替身”有碳酸盐玉(俗称阿富汗玉或大理石)、辽宁岫玉、白色石英岩玉、新疆岫玉等。碳酸盐玉仿和田白玉非常相像,所以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这种仿品。
孙福志:古和田玉的价格昂贵,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一些不法商家用一些和田玉进行“做旧”处理,有的甚至会将和田玉放在土里埋一两年。通常用来“做旧”的都是质量比较差的不够宝石级的玉料。因为本身品质好的玉,价格也不低,如果偏要拿去仿古,反而降低了它的价值。
郑瀚涛:我市的古玩市场和古玩城都有卖古和田玉的,汉代的、战国的……让人云里雾里。因此投资古和田玉的消费者,在购买前要擦亮眼睛。
张璇:如今抱着捡漏心态买和田玉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花几百元从地摊儿上“淘”来一块和田玉,竟当成价值几万元的宝贝,其实可能是几十元的假货。
主持人:近年来,伴随着黄金饰品的热销, “万足金”悄悄登陆我市黄金市场。以前只听说过“足金”“千足金”的黄金首饰,“万足金”又是什么呢?
王凤兰:国家标准《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规定:达到或高于999‰的含金量才是千足金,不论含量达到999.9‰或是999.99‰都是“千足金”。被商家解释为含金量999.9‰的“万足金”是促销噱头,是典型的欺诈行为。
孙福志:实际上,“万足金”和“千足金”的纯度相差仅为万分之一,微乎其微。生产厂家的投入成本也是极低的,一克也只增加几毛钱而已,而在销售时一克却要高出20元至60元不等。由此可见,“万足金”是商家牟取高额利润的手段。
张雅静:用目前的无损检测方法,国内的检验机构基本无法检测这种“万足金”是否具有999.9‰的纯度。这也就是说,一旦消费者购买了这种“万足金”首饰,怀疑其含量是否真有999.9‰时,是很难进行无损检测的。而柜台上销售的“万足金”在没有经过破坏的情况下,又怎么确定999.9‰的含金量呢?
张璇:“万足金”在我市许多珠宝店有售,很多消费者就是冲着“万”字去的,他们认为“万足金”是比“千足金”纯度更高的黄金饰品。“万足金”的真正问题在于,它迎合了消费者对黄金纯度的不理性消费心态,将黄金首饰带入追求纯度的误区。
郑瀚涛:看来“万足金”钻了国家标准的空子,所谓“万足金”也就成了一种概念,并不具备实际操作意义。
主持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珠宝也成为网购的热销商品,可是对网购存在的风险,消费者是否认识到了呢?
王凤兰:日常检测发现,网购珠宝不合格率达80% 。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一些网站展示的是经过艺术处理的产品图片,将实物“化腐朽为神奇”。更有一些网店将人工合成祖母绿、人工合成琥珀、染色处理翡翠等当天然产品卖。
孙福志:以网上购买钻石为例,消费者网上购买钻石图的是便宜,网店也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用最好的证书配最差的钻石。甚至在网上花10元钱就能买到假鉴定证书。
主持人:很多消费者反映,购买珠宝时,许多商家都有以旧换新或换款的承诺,可当消费者有此需求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商家了,商家何以失联了呢?
王凤兰:每年我市都会有几十家珠宝店、商场的珠宝出租柜台因变字号、转让、赔钱等原因而销声匿迹。商家的承诺,也会因此而变为一纸空谈。这些商家多是外地经营者。
张雅静:在这些商家处买的珠宝,别说以旧换新或换款了,就连最基本的售后服务也没有了。因此消费者购买珠宝最好选择信誉好的大商家、老字号或专卖店。
孙福志:经常有消费者拿着20多年前买的黄金珠宝到店里来以旧换新,那泛黄的发票展示的是时代记忆。
主持人:近几年来,珠宝展销会在我市办得如火如荼,一些上当的消费者为何会投诉无门呢?
王凤兰:检测发现,消费者在展销会上买到的珠宝有50%以上都是假货。珠宝展销会一般为期数天,多是外地商家,组织者也是外地的展会机构。因此,如果消费者买到假货,不仅找不到商家,也找不到组织者,只能自认倒霉。
张雅静:在珠宝展销会上,有的商家柜台里一半是假货。消费者要想不上当受骗,最好远离珠宝展销会。




王凤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