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扬帆海天阔
—迁安打造三大平台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纪实
专稿(李瑛)转型发展,潮涌钢城;魅力迁安,一路跨越。
初春时节,漫步在迁安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展现着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绿道生态建设一枝独秀引领发展之先,大项目建设好戏连台奠定转型之基,现代农业势头迅猛夯实富民之基……
“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迁安比其他地区必要性、紧迫性更大,慢转则退,不转则亡,加快转型发展是迁安唯一的选择。”迁安市委书记李忠指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转型之路。”
近年来,迁安按照有中生新抓升级、无中生有促转型的思路,明确了全力打造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和煤化工、包装建材、食品医药、文化旅游、电子信息5个超百亿产业板块,积极构建教育培训、养生养老、文化创意、消费购物、金融服务、总部经济6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3+5+6”转型方向和目标,大力推进园区、绿道和城市建设三大转型平台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加快转型跨越的生动局面。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6210元,比上年增长12%。
巧打园区建设牌,让产业集群
育得满园百花开,芳香四溢蝶自来。
走进位于迁安市西部工业区的思文科德迁安金属包装有限公司,宽敞的生产车间、光洁如镜的地面,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家与钢铁相关的企业。“目前我们拥有国内唯一一套,也是全球第四套八色印铁设备,主要是在冷轧薄板上印刷图文,工人都说这就像是在镀锡板上绣花。”该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殷佳汇自豪地介绍说。
迁安市西部工业区筹建于2010年7月,规划面积6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3平方公里,主要承载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煤化工、环保建材等产业,入区企业2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家,2011年5月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同年成为全省第一家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区。
而思文科德集团公司正是迁安转型的缩影。“把钢铁产业做精,把非钢产业做大,改变过分依赖钢铁的局面,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迁安市委、市政府深谙此理。围绕着产业转型,往哪里转,该市重点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篇文章。
这市把园区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平台,加快建设完善西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滦河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和曹妃甸临港产业园等五大产业园区。其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西部工业区重点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煤化工等重工业项目,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工业区则聚集了葵花药业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则要建成“立足迁安、面向京津、辐射三北、走向世界”的国家级钢铁物流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北方重要的内陆“无水港”,滦河生态文化产业园也聚集了由香港赛伯莱船运有限公司建设的迁安龙湾游艇俱乐部等文化旅游项目。目前,西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北方钢铁物流聚集区、滦河文化产业园区4个省级园区让迁安在园区建设上独步无双,成为迁安“3+5”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全市所有工业项目均实现了入区建设,入园企业已达400多家。
巧打百里绿道牌,连出富民路
行在路上车忘返,宛游画中人神怡。
“巨龙”昂首,奔腾于蓝天之下,延伸于群山峻岭之间。2012年9月,迁安首条绿道,也是河北省首条森林生态绿道正式开通,把挂云山、塔寺峪、龙霞生态观光园、成山等景区连成一片,让“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的惬意图景成为现实。
“作为绿道,对市民来讲,是休闲健身之道,对游客来讲是旅游观光之道,对农民来讲是增收致富之道,也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之道。”迁安市市长张淑云介绍,全市规划建设了三纵一横4条总长138公里的绿道,实现特色景区、景点和农业生态园、采摘园的有机串联,形成一种集群的优势,打造最好的生态,最好的环境,促进迁安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到2015年,迁安将围绕这138公里的绿色廊道,建成1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各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能力超过15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10亿元以上。
道路通了,游客来了,农民乐了。金秋时节,白羊峪古长城对面的果园里挤满了游客,果农刘春来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我们起早摸黑出去卖苹果有时还卖不了,现在变成了客人自己上门来采摘有时还摘不到!这几天我这园子每天都能收入2000元左右。”山还是那座山,果子还是那些果子,缘何一下子从“滞销品”变成了“紧俏货”?果农们说得好:“修了这北部长城绿道,路通到长城脚下,旅游火了,农家饭也火了,果子也火了,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而木厂口镇榆山村村主任沈增强告诉笔者,绿道通了之后,原来不值钱的荒山地也成了抢手货,前几天有两个老板来村分别承包了1000多亩和700多亩荒山搞开发。“不仅是旅游火了,农产品好卖了,连我们这里的山地都增值了,这绿道是我们老百姓的致富增收之道啊!”
在建设绿道的同时,迁安还规划了三大主体功能区:北部、西部和东部占地大约600多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实施旅游兴区,农业富民;另一个是重点发展区,重点发展产业园区,所有企业在内发展;第三个是优化发展区,有选择地建一部分企业。这市严格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考核评价体系,生态保护区里面,建任何一家企业,就要追究责任。通过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迁安很好地用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
巧打城市建设牌,促产城融合
行尽池城皆是景,一城山水满城诗。
“我家在颐秀园住,每天晚饭后一家人到门口的公园散散步,有时候还走出几百米到滦河边上看看黄台湖的夜景,幸福指数高啊!”迁安市民王小东乐呵呵地说。为营造“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人居环境,迁安投资130亿元建设了可形成24平方公里的水面、17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19个大小不等岛屿的滦河生态休闲区,如今,一个万顷水面碧波荡漾、生态绿岛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梦幻滦河、世界景观”大湖美景已然形成。
近年来,迁安始终坚持抓城建就是抓转型、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把城市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的重要工作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滦河开发为龙头,按照“沿河布局、跨河发展、转型提升、城市扩容”的思路,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迁安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一座新型的生态滨河园林城市正在崛起!
城市是产业的承载,产业是城市的依托。迁安把城市建设作为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转型的平台来打造。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这市统筹推进了1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标志区、49.6平方公里的滦河生态休闲区和12平方公里的右岸新城三大城市板块,着力培育养生养老、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消费购物、体育会展六大高端服务业,形成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
时下,走进迁安南部现代化标志区,微软IT学院研究生培新基地已经完工并正式开班,天洋城、红星美凯龙和万嘉商贸物流园三大核心商圈已具雏形,中国国际动漫体验岛正式签约……迁安仅在建的商业项目就超过100万平方米,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加速形成,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迁安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由22位上升到第19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比中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入选2013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被授予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一幅转型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迁安大地徐徐展开。人们看到,在“厚德、自强、开放、创新”人文精神引领下的迁安人,正以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和开放大气的广阔胸襟乘长风破万里浪,加速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不久的将来,迁安定会迎来“潮平岸阔”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