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到一则题为《官员曝财产申报漏洞:房产最多报三四套难如实》的文章。文章提到“申报表格中有一项要求申报房产信息,须填写名下房产套数、面积、具体位置等。然而,表格仅设置3到4行可填住房数量。因为这意味着,按表格的要求,申报房产的官员所填写的住房数量不能超过三四套这一上限。”这不禁让网友们产生疑问:究竟财产申报是将官员财产曝光在公众视线中,还是在为官员隐匿个人财产助力?
从文章内容我们看到财产申报制度在执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表格名目设置死板,而且主要聚焦在房产信息中,并没有硬性要求干部申报直系亲属的财产状况,包括房产、股票、各类投资项目等,不少官员早已将各类财产转移到其他亲属名下。事实上,不少官员的整体财产中,房产仅占一部分比例,这样看来,申报表格反而为官员申报房产信息过程中漏报、瞒报提供了方便,甚至于这些问题让官员自身都产生轻视心态,将财产申报当成做秀。有人认为“缺乏具体的申报指导,申报过程缺乏监督、申报信息不公开,即使大力推进财产申报也容易沦为走形式。”
我们都知道,财产申报制度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让官员财产透明化,大力遏制腐败现象,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使官员财产透明化遭受不少潜在的阻力。但是,从以前的隐蔽到现在的公开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进步。我们应该相信财产公开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官员财产申报不是做秀,而是制度的进步,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到,近日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再次提出时间表,相关政策明确,2020年之前将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这一举措将为官员财产申报更加公开提供保障。
(情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