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从此以后,每年的3月12日,广大人民群众都为自发登山植树,以完成绿化祖国的重任。植树节从确立至今已经逾30年了,30年来栽下的树木数不胜数,为我国的环境绿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植树节虽然是3月12日,但是各地开展活动的时间却大不一样,毕竟节气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途经某地时,发现该地正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人群攒动,车辆遍地,煞是壮观。笔者没有泼冷水的意思,但是希望警惕植树造“零”现象。
近年来在植树活动中突显出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地方把植树节变成了一种赶时髦的活动,仅仅是为了植树而植树,应付心态极其严重。现场人不少,拿着家具的人不多;插着口袋聊天的不少,真正甩开膀子干的人不多;领导在时人不少,领导不在时还坚持的人不多;栽下去的树不少,真正生根发芽的不多,这也是最令人心痛的地方,高价购买的树苗栽下去缺乏应有的管理,造成了树苗成活率低下,植树节也就成了劳民伤财的活动。
这样一来,绿化造林的效果见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甚至被人们讥讽为“植树造零”。
希望各级领导部门对植树的重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植树效果,要对种下的树苗进行保护和管理,把植树造林工作从一种应景式的运动转变为真正的为了环境而植树,为了绿化而植树,为了保护人类地球家园而植树,为了全民健康而植物。
(刘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