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接地气贴民意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记者丽雪 通讯员徐跃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全市气象部门与做好当前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服务大局,使气象工作更加“接地气、贴民意”,以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促进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不断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市、县气象局多次组织预报、农气高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先后在遵化党峪镇杨家峪村、滦南宋道口镇王土庄大樱桃基地、曹妃甸区水稻田间和水产养殖合作社等地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与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使气象服务的着眼点、关键点以及服务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强化直通式气象服务能力。曹妃甸区气象局、区科技局联合组建了“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该专家联盟由气象、科技、农林畜牧水产、水利、民政、国土等部门专家、农技人员及种养能手和种养大户组成,分设“水稻种植专家组”和“水产养殖专家组”,为种养殖经营实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三是大力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滦南县气象局为王土庄大樱桃基地安装了气象要素观测设备,使果农能够通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掌控大樱桃适宜生长的气象条件,规避不利天气的影响和危害。曹妃甸区气象局、科技局联合开发的“水产养殖监测预警系统”正在加紧建设,投入使用后将为该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点对点”式气象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卯上科技保障一环。
当前是做好春季农业气象服务的关键季节,全市气象部门着力做好人工增雨、春种春管气象服务、森林防火气象服务、转折性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等工作,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做好各项气象业务工作和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成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