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曹妃甸:发挥优势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发布时间:2014/4/18 13:00:53 | 人感兴趣

曹妃甸:发挥优势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海鸟振翅飞翔,绿树抽枝展新,四月的曹妃甸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互补互动,紧锣密鼓,尤其是河北,紧抓最大机遇,积极演好“服务”和“崛起”两个角色,力争成为最大受益者。

  致力于打造河北第一经济增长极的曹妃甸依托深水大港、丰富的土地等资源和紧依京津的优越区位及临港产业快速聚集等综合优势,积极筑好平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并于4月10日就曹妃甸存在优势、“对接什么、与谁对接、怎样对接”等问题适时召开“曹妃甸: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媒体说明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曹妃甸发展研讨会”,纳箴言,谋良策,说发展。

  曹妃甸拥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

  据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王雪增介绍,曹妃甸港区经十年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货品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建成并运营矿石、原油、煤炭、LNG等60个码头泊位,货物吞吐量达2.45亿吨,已进入全国十大港口之列,到2015年末,设计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矿石、木材等六大交易中心正加快建设,世界级综合贸易大港渐行渐近。曹妃甸将成为北京等腹地港口依赖型企业便捷高效的“出海口”。

  曹妃甸区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滩,尤其是作为项目建设主阵地的曹妃甸工业区拥有310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能容纳大量项目落地。

  与会专家均表示,在既要守住耕地总量红线,又要靠项目投资拉动发展的条件下,项目用地已然成为引资方与投资方的紧缺资源,未来曹妃甸将成为京津冀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

  今年曹妃甸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53个,总投资3734亿元,比去年增加1200多亿元,在一大批龙头项目带动下,临港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等“金字招牌”,已成为重要的产业聚集载体。

  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考量重点已不再是优惠政策,而是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市场是否便利、成熟,这事关企业长远发展。曹妃甸世界级大港建设及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链互为依存关系,正是投资者的首选。这对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及科技型企业也极具吸引力。

  目前,曹妃甸已开辟了16条国内外航线,与京津互联互通的铁路、高速公路、通用机场等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正加速形成。

  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医疗、教育、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齐全,港城正随产业崛起而成型。

  王雪增表示,综合来看,曹妃甸具备了承接京津等地更多临港型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面临重大机遇并分享更多的政策红利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推动及压减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既要做好“减法”又要做好“加法”,体现了科学发展及统筹全局的要义。

  这为曹妃甸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政策红利,使得曹妃甸多年来积极争取的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华润二期、首钢二期等重大支撑性项目加快落地,开发之初所谋划的大港口、大钢铁、大炼化、大电力等有望构建成型,产业的“四梁八柱”将“四平八稳”,大大增强曹妃甸在京津冀区域的体量和份量,其发挥的“重要支点”作用愈加明显。

  在金融、财税、项目、用地用海等政策方面,曹妃甸得到了中央、河北省和唐山市大力支持。

  积极谋划 主动融合对接产业转移

  曹妃甸与京津尤其是北京有着“历史”渊源,首钢的搬迁正是曹妃甸开发建设的直接推力,近年来中石化、中粮、中兴等一批央企和民企纷纷入驻,中关村、华电重工等也将在曹妃甸建立产业基地,目前,共有19家北京企业在曹妃甸投资,总投资达1446亿元。

  曹妃甸区副区长、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曹妃甸与北京的合作较早,是“双向流动”并取得了实效。在承接北京大量优质企业转移的同时,曹妃甸的海水淡化项目已成为北京市第三大水源,以后日处理能力能达100万吨,能满足北京市500万人用水。去年10月份曹妃甸港区的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向北京供气。在岸线开发、码头建设方面曹妃甸也将积极为北京服务。

  张贵宝表示,曹妃甸与京津合作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曹妃甸与北京工信委、河北省工信厅正在委托一家专业机构做对接北京产业转移的规划,以确定合作的方向、路径和重点,哪些企业符合规划,就实施有效对接。在对接北京石材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就是聘请专业机构策划了对接方案并积极推进。二是摸清底数。从去年10月份开始,曹妃甸组织了60人的专业队伍,分成4个组,对北京400多个有外迁意向的产业项目逐一走访建立档案,以加快产业对接工作。

  4月份,北京工信委、河北省工信厅将联合在曹妃甸召开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会议,邀请北京的几百家企业到曹妃甸考察对接。

  我们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探索与京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对转移企业经营实施财税共享,使北京不因企业外迁而减少税收,还针对曹妃甸规划北京和天津的“飞地”、共建园区等多种对接方式进行探讨,张贵宝说。

  唐山市招商局调研员苟国庆表示,唐山将侧重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积极主动的承接北京市的产业转移。

  而曹妃甸的企业与京津企业加强合作的愿望也很强烈。宝骏金融街、曹妃甸保税区、唐山湾生态城等单位正在积极做着对接京津产业的准备,希望抓住新一轮机遇,推进发展。

  专家为曹妃甸发展建言献策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曹妃甸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曹妃甸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深水大港、紧缺的土地资源和推进中的自贸区将使曹妃甸成为京津冀成长潜力最大的区域。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要在国家重要战略中看待曹妃甸,才能利用好河北沿海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促进发展,实现由速度向质量品质的提升,打造京津冀区域未来三大核心增长极中的一极。建议曹妃甸借京津冀自贸区发展机遇加强与天津的合作并缩小差距。在谈到承接产业转移时,他说选择性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很重要,这是培育未来的竞争优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认为,曹妃甸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用“冷思维”找到精准的定位,要看到下一个十年国内国际经济格局变化、港口发展及土地紧缺情况,找到抓手,把后发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他建议曹妃甸加快引进京津地区庞大的科研机构,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聚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曹妃甸打造成为循环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科研基地。(中国经济网-河北频道 王凤臣)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18:10:4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