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北京电影节,离一个“大电影节”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4/4/19 17:30:25 | 人感兴趣

  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落幕,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16日晚就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了。在香港电影金像奖日渐黯淡的映衬下,我们不禁对紧随而来的北京电影节有着更多的期待。

  北京国际电影节虽然只有短短4年的历史,发展却可谓快速。看这次电影节的嘉宾阵容,让·雷诺·阿方索·卡隆、奥利弗·斯通、让·雅克·阿诺等一批国际当红的知名影人前来捧场,也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星光璀璨了,是值得北京电影节骄傲一下子的。不过,这些显然还不够,北京电影节,离一个“大电影节”还有很远的距离。

  什么是“大电影节”?所谓“大电影节”,重点在一个“大”字。这个“大”,并非是我们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式的“大”,大而全,杂乱,什么都有。这个“大”,应该是这样的大:一,大气;二,影响大;三,能吸引大牌演员、大师导演、大制作影片以及大有潜力的演员和作品。

  第一:大气。何为大气?那就是有大的思想、大的思维、大度的包容。一个电影节,不单单是一次演员和导演的集体活动,更应该是一种思想的丰富和延续。电影节不是没有感觉的东西,它就像有鲜活的生命,可以呼吸,可以触摸,可以悲喜。戛纳电影节有崇高的文艺精神;柏林电影节以严肃的思想性和社会性著称。这就是大思想、大思维,而在这种思维之下最大限度的包容,允许不同类型的电影参与,能够欣赏不同的电影,这就是大气。这样的大气,北京电影节有吗?

  第二:影响大。何为影响大?举个例子,《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折桂,返回国内后马上大热。假设说,如果没有柏林的镀金,《白日焰火》在国内的命运肯定是吉凶难料。这,就是影响力。如果某影片在北京电影节获奖,就能受到关注,那就说明北京电影节有影响力了;如果某影片在北京电影节获奖后又获得了另外的大奖项,北京电影节有了风向标的味道,那就说明北京电影节有影响力了;如果某演员在北京电影节获奖后逐渐成为国际一线影星,某导演在北京电影节获奖后成了国际一线导演,那就说明北京电影节有影响力了。

  第三:吸引大牌演员、大师导演、大制作影片以及大有潜力的演员和作品。这个“大”,是与前两个“大”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没有大牌、大师,电影节就很难有指导意义;没有大制作影片,就很难吸引世人的目光;没有大有潜力的演员和作品,就很难发挥风向标的作用。目前的北京电影节,国内演员“自娱自乐”的味道还是浓一些。这就要求电影节组织举办者多想想办法,多请一些大演员、大导演指导,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多同国际一流公司进行交流合作,把他们的好作品吸引过来;多挖掘、发现各国的新人新作,为将来做打算。

  如果北京电影节真的成了“大电影节”,各国导演、演员以在北京电影节得奖为荣,那岂不是一件妙事?只是,从现在看,北京电影节离一个“大电影节”还有很大的距离。想要成为“大电影节”,还得多努力。

  (姜伯静)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4 19:11:1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