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贵州公安部门宣布:到4月30日,贵州省“贵O”专段号牌将全部停用;15日,武汉市公安局也启动“鄂O”号牌更换工作,沿用了18年的“鄂O”公安专段号牌,将被“鄂A”普通号牌取代。至此,全国逾20个省份已取消或宣布取消“O”牌车。虽然各省份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是各省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根治特权思想。然而,换牌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取消“O”牌车,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专用号段,是否真的就能彻底消除这些车上的附加值呢?在取消“O”牌车之后,一些地方采取明确划分号段或“尾号识别”的做法,以区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车辆。如此一来,无论是公众还是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照样知道哪些车辆分属哪些部门、领导,取消“O”牌车的作用无从体现,一些网友调侃,交警上岗前首要任务是记领导车牌,免得“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挨领导批。
要想真正使取消“O”牌车的实际效果显现出来,我们在治标的同时更应治本。
一是真心接受监督。给公车贴上统一标识,或者向社会公布公车车牌号段、车型、颜色等信息,以便“直接亮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好现有公务车辆管理规章制度,一旦发现公车私用、公车乱停乱放等违反公车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一律从严、从重处理;三是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给公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身份识别设备,监控行车轨迹;四是加强思想教育。彻底根除特权思想,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信任。
(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