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开展各项活动来增强活动效果。笔者认为,要坚持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走出一条让群众满意、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群众路线,必须提高“四种”能力。
必须提高走“实干路线”的能力。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克服因循守旧、“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真抓实干、以民为本的大局意识,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贴近群众赢得民心、树好形象。
必须提高走“倾听路线”的能力。要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化解“老不信”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怀揣包容之心,倾听不同意见,从牢骚话中找寻“表达意境”,从质疑声中听出“话外之音”,在抨击语里发现“诉求真意”,很多时候倾听是最好的沟通,退步是最大的尊重。
必须提高走“发动路线”的能力。要积极发挥群众“宣传机”和“播种机”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和调动起来,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群众集体的意志,扩大宣传面和宣传力度,争取更好的群众基础。
必须提高走“服务路线”的能力。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所以各级部门单位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难的问题上,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的评价最公正,社会的赞同最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多照照镜子、多正正衣冠,始终做到思想上“亲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把群众路线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走下去。
(王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