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在湖南宜章采访时发现,为方便群众和媒体加强对公车的监督,宜章县出台了《宜章县超标配备公车及公车私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县535辆公车都粘贴了醒目的公车标志和举报电话。(2014年3月20日)
公车改革是个喊了几年的问题,从上到下都知道公车耗费巨大,浪费严重,一辆公车一套楼的说法并不过分。著明的三个三分之一即:公事三分之一、领导私事三分之一、司机私事三分之一,形象真实的反映了公车的使用状况。2010年以来,公车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短短十个字,宣布了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得以启动。公车改革以来,各地暴漏出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公车淘汰后,廉价落入内部人员手中;有的起拍价定得太低,虽然走了拍卖程序,但却不对外公开,有暗箱操作的嫌疑。有的地方公车取消后,私车取代了公车的地位,各种费用依然由“公家支出”,并堂而皇之的办私事。总结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不敢引入公众监督,自己查自己。结果表明仅仅依靠自律和品质发挥作用似乎难以达到车改目的。
湖南宜章将公车统一粘贴公车标志的作法,虽然没有什么新意,却实实在在的方便了公众监督,从勇气上迈出了一大步,彰显了公车改革的诚意。
(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