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凤城夜话—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4/4/29 7:24:30 | 人感兴趣

放飞梦想 绽放人生—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主持人语

  “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盼。本期“凤城夜话”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如何教育孩子。

  出场嘉宾

  王 琨 北京慧宇教育集团青少年教育专家

  孟小芹 丰南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

  王 芳 丰南区第五幼儿园园长

  李晓军 市农牧局职工

  郑 静 学生家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曹瑞云

  时 间:4月22日

  本版人物照片均由记者董钧摄

  主持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请问,要想成为成功者,孩子需要具备什么信念?

  王琨:要成为成功者,强大的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是必备的。当遇到挫折、磨难、打击的时候,孩子要对自己说:哇!太棒了!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必有其原因并有助于我!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良好心态的打造,让每个未来成功者在面对挫折时都能坦然面对和接受。

  王芳:要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身残志坚人物的励志故事。先天无双臂的任吉美靠双脚做饭、吃饭、干农活,并养育三个孩子的故事,感动过许多人。听到这个故事,孩子们就会觉得没手臂的人都能够生活得如此精彩,而他们有手有脚,一定也要坚强、快乐、独立地生活,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

  孟小芹:要教育孩子把握自己,不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锻炼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

  郑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某个领域的天才,关键在于他们自己是否发现了这个领域,并有效地开发出来。

  主持人:有的孩子在学校不敢举手、不敢上台、不敢讲话,心里只会说“我不会、我不能、我不要、我不可以”。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王芳:幼儿园里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不敢讲话,怕讲话。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给孩子换程序,把“我会、我能、我要、我可以”植入他们的信念里,让他们只要有举手的机会就高高举起手、只要有上台的机会就冲上台、只要有讲话的机会就大声讲话。

  王琨: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演讲,孩子不会讲话、不敢讲话,未来是没有机会的。销售、沟通、谈判、竞职都需要演讲技能。我发现,凡是会演讲的人都是领导者,演说力就是领导力。

  孟小芹:要告诉孩子,如果你想到失败,你就失败了;如果你没有必胜的信念,你不会有任何成就。在胜利到手之前,必须要拥有“我一定做得到”的信念。

  主持人: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我们该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传承孝道?

  王芳:妈妈中午下班回家,热得满头大汗,桌上正好有一瓶饮料,她拿起来就喝。7岁的女儿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饮料,气呼呼地说:“谁让你喝的,这是我的饮料。”然后不依不饶地哭着让妈妈赔,任妈妈怎么劝都没有用。妈妈的心像被针尖刺了一下,心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这样自私。是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好好地想一想。

  李晓军:不少孩子从小就以“小公主”“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不少孩子还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目无长辈,甚至妄自尊大、骄横任性、缺乏爱心。

  王琨:相信大家都听过“妈妈爱吃鸡骨头”的故事,我希望父母们千万别再给孩子做这样的“榜样”了。现在很多家长说孩子不爱自己,对自己不孝顺,可是,您给孩子爱您的机会了吗?

  主持人:许多家长说很难与孩子沟通,请问,与孩子沟通有什么技巧?

  王芳: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流着泪说,已经半年多了,儿子在家中几乎不愿与自己说一句话。她非常伤心,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见过不少苦恼的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他们苦恼的根源都是无法与孩子沟通。孩子小时候,他们习惯于以父母的权威教育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根本就不理睬父母,父母发现自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根本就无法实施,孩子成了陌生人。

  郑静: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观武断。往往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父母就急急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孩子觉得是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

  李晓军:和孩子说话时,家长应保持微笑,这样才能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所要表达的信息。跟孩子沟通时,家长应该蹲下来,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孟小芹:孩子与成人一样,如果父母能倾听他们说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被尊重的感觉,自然也就会尊重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王琨:约80%的13岁以下孩子会跟自己的宠物说自己的感受,而并非告知父母。这是因为,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时,多数家长不是骂,就是哄,很少家长能静下心来,倾听、了解、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评、更不是教训,而是让他哭、听他说、了解他、接纳他,值得他信赖的父母。

  主持人:宽容、爱与惩罚相比,哪个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王琨:这是一则人们称之为“南风效应”的寓言故事,也许它会给我们启迪。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动,人们就热得敞开了大衣,继而脱掉。“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不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家长,只知道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家长,犹如那愚蠢的“北风”。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父母要宽容孩子的过失,客观、理智、冷静、科学地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

  王芳:很多父母对小孩的管教过于严格,不仅每天要监视孩子学习,还会制定很多清规戒律,布置很多作业,小孩稍有反抗,家长就会严声呵责,小孩稍有出格,家长就会咆哮如雷,再来个家法惩罚。如此教育孩子,孩子何谈健康成长?

  李晓军: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一切该由他们把关安排,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只有孩子发自内心的决定才有激情和创造力。

  孟小芹:家长只有以宽容和鼓励的态度教育孩子,孩子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而创造力正源自丰富的想象。

李晓军
孟小芹
王芳
王琨
郑静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5 2:09:5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