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孟庄镇南李村曾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所有的改变,都是在河南孟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海涛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村官范海涛自掏腰包,让全村351户农民都住上了两层“农家别墅”,南李村同时完成了从住“趴趴房”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完美蜕变。而范海涛,也当选了2013年度“最美村官”。(大河网)
“我们就是党的形象代表,把乡亲期盼的事办好,就是为党增了光”,南李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如是说。简单质朴的话语,扎实做好农村工作,为百姓服好务、站好岗,就是走好群众路线的现实要求。这个要求不是用多少数字来衡量的,更不是用多大的官衔来界定的,而是要用百姓生活的真实变化来诠释的,就是要帮助群众实现致富梦、小康梦。
俗话说:宁管千军、不管一村。在农村面临的都是最琐碎、最现实、最繁琐的问题。但是在这里,在南李村,在村官范海涛身上,折射出来的却是为民务实的党性光芒。众所周知,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党党性的光芒催生了一批批“先进精神”,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高亢呐喊,谱写了催人奋进的“大庆精神”。雷锋平凡如一颗螺丝钉,但用朴实举动培养的“雷锋精神”却影响着整个国家道德观的成长。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促使全党同志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无数最美村官、基层干部,收获的都是“小岗式”的幸福,他们扎根最基层,用自身行动体悟和践行着党性的崇高与责任,满满地刻录着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在如村官一样的基层干部的“最美”里,是党性释放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人民群众、作群众贴心人成为基层工作的鲜明主题。在如此大环境里,我们的农村,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无数普通基层党员用行动践行党员职责的感人剧情。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为个体,或许他们很渺小,或许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是却都代表着党组织的光辉形象,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信念,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始终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成就着为百姓谋福祉的大事业,用自身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和时代的楷模,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党性光芒,正是这一束束光芒,是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是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必然要求,更照亮了华夏民族的希望。
(剑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