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题为《柳州雷锋超市:私人订制志愿服务》的文章。人们不禁好奇,到底何谓“雷锋超市”?
原来,“雷锋超市”是遍布在广西柳州各个社区街道的特殊“超市”,这里虽然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是墙上贴满了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条幅,“只要社区居民提出需求,志愿者便会上门提供各类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雷锋超市”。
其实,“雷锋超市”就是一个双向平台,既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求助平台,又为那些愿意奉献爱心的人提供了施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可以给予什么样的供给,无形之中与“供求理论”契合异常。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志愿服务资源的浪费,也使受帮助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意。不像以往扎堆搞志愿活动,不管人们需不需要,都要接受某种援助,不论人们能力大小,都要付诸同样的行动,资源不少浪费,却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就像超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样,“雷锋超市”天天都会开门,而不是只有在“学雷锋日”、“学雷锋月”才能为人们提供帮助,常态化成“雷锋超市”的本质属性。
此外,“雷锋超市”对志愿者有一种激励政策。在一些社区,志愿者每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均可计算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社区发放“星级志愿者VIP卡”。拥有积分的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可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志愿者拿着“星级志愿者VIP卡”可以在社区周边的饭店、卖场和燃气站等单位享受诸多折扣优惠。通过这种方式,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也享受到社会回馈,这不仅是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认可,更是对志愿者的鼓励与支持。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心在这里传递,才会让爱心传递得更长久。
“雷锋超市”就像是爱心便利店,在这里,爱心传递变得更快捷、更便利、更持久。
(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