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新姿
专稿(晚报赴西南交大采访组) 1972年,美丽的峨眉山迎来了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由此,曾经的唐山交通大学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西南交通大学,并从这里,她再谱新的辉煌篇章。
从唐山故园到西南新姿,百年名校,屡经变迁,不变的是“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始终在百年的时空中回响。
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已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占地总面积约5000亩。学校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高校以及正式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成立了茅以升学院、詹天佑学院两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学院。近年来,加大开放式、国际化办学力度,先后成立了纵贯南北、覆盖京津的北京、唐山、常州、深圳四大研究院;同国际铁路联盟、康奈尔大学、早稻田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上54个国家、地区的14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带着家乡人民浓浓的思念和祝福,还有些许惋惜,本报记者在满城春色里访九里、探犀浦、寻峨眉,轻轻地问一句:曾经的唐山交大,你在四川还好吗?

“竢实扬华”的浮雕墙上,字里行间都镌刻着西南交通大学曲折而辉煌的印记。

2004年由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捐建的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南门

莘莘学子匆匆行

峨眉校区青年茅以升塑像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九里校区南门

以一代大师伍镜湖先生名字命名的镜湖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吕光宇摄于西南交大九里、犀浦、峨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