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网
唐山
您的位置:唐山信息网 > 唐山新闻资讯 > 唐山
凤城夜话——防范电信诈骗,您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14/5/6 8:58:16 | 人感兴趣

防范电信诈骗,您准备好了吗?

  防范电信诈骗,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有蔓延之势,犯罪分子利用手机、互联网等现代资讯平台,不断翻新手法,极具欺骗性,且诈骗数额越来越大,让人防不胜防,深恶痛绝。本期“凤城夜话”,让我们聚焦电信诈骗犯罪的日常防范。

  杨静市公安刑警支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王向新市公安刑警支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民警

  徐明市公安刑警支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民警

  李守明市民

  主持人:本报记者魏伟

  时间:4月29日

  本版人物照片均由记者董钧摄

  主持人:随着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请问,电信诈骗犯罪有没有规律和特点?

  杨静:电信诈骗是一种以非接触方式,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新型犯罪形式,具有跨区域、非接触、造成经济损失较大、受害人范围广泛等特点。

  电信诈骗犯罪侵害面广、犯罪手法变化快。客观上讲,此类案件特点都是点多、面广、战线长,绝大部分案件是跨省甚至跨境、跨国作案,且由单一的内地人员作案发展到境内外勾结作案。作案人员利用社会防控机制不健全、群众贪利或轻信等心理,通过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

  此类犯罪除具有普通诈骗犯罪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犯罪手段科技化。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从手机短信群发器、电脑群发软件、一号通等发展到任意显号、任意改号软件等,欺骗性和隐蔽性增强。

  诈骗方式多样化。不法人员利用民众心理弱点,不断翻新诈骗内容和作案手法。

  作案手段隐蔽化。不法人员通过邮件、短信、电汇等现代金融及通信技术实施诈骗、获取赃款。犯罪过程中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常选用跨省市手机卡或运用相应的电脑软件编发短信、接打电话等。

  犯罪现场流动化。犯罪群体不断蔓延扩散,作案过程中多区域活动,犯罪分子大跨度流窜。

  犯罪群体职业化。犯罪分子结伙形式从家族式作案,到企业化运作、招聘下线,话务员、取款人、团伙骨干、幕后指挥者相互之间单向联系,甚至境内外勾结。

  犯罪人群扩大化。犯罪窝点逐步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蔓延,作案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社会影响深度化。诈骗金额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那么,此类犯罪的常见作案手段有哪些?

  杨静:在侦查办案过程中,我们发现的电信诈骗方式已增至46种以上,基本每一段时间内总有几种典型的诈骗方式获取较高的得逞率。

  目前,群众接触比较多的电信诈骗形式有:

  “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招工诈骗。此类电信诈骗多以饭店、酒店招收男女公关、保安为名,以高薪吸引受害人,当事主打电话报名时,犯罪分子会告知受害人到某地面试,以面试通过但必须交纳押金、办理健康证等名目,骗取受害人钱财。

  “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汇款诈骗。犯罪分子大量群发“我的银行卡消磁了,请把款转至我同事账户,账号×××××”等类似信息,事主恰巧要汇款时,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此外,还有退税诈骗,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冒充领导诈骗,虚构绑架诈骗,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盗用QQ号码借款诈骗,中奖信息诈骗,互联网购物诈骗,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购物信息诈骗,贷款信息诈骗,发布销售黑车、毒品、枪支、假发票、监听手机软件、复制SIM卡软件等信息实施诈骗。以及冒充黑社会、代练游戏、生活越轨、涉嫌犯罪等,各种新花样、新形式层出不穷。

  从受害人被骗过程与损失途径归纳,电信诈骗形式主要有:贪利心重,轻信以小钱获大财,而自愿通过ATM或柜台汇款,或到银行开设特种服务项目“验资”。趋利避害求安全心理被利用,加上对ATM功能、安全账户不了解,被诱导到ATM柜员机、自助银行、柜台操作转账汇款。利用情义救助心理诱骗汇款。利用特殊需求心理诈骗汇款。

  主持人:电信诈骗犯罪有没有新的伎俩?哪些人容易上当受骗?

  徐明:目前,电信诈骗犯罪比较新的形式主要有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验资和盗用QQ号码对好友或亲人实施视频聊天诈骗等。

  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容易受骗。老年人防范意识相对较差,且普遍存在贪图小利或胆小怕事的心理,犯罪嫌疑人也正是抓住受害人的这种心理实施诈骗。

  李守明:我的手机经常会有陌生电话打进来,都是响一声就挂断,这也是电信诈骗电话吧?

  王向新:对。如果手机出现响一声就挂断的陌生未接电话,在不能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回拨。此类电话大多是吸费陷阱,机主回拨这个电话号码,会被对方吸费,造成损失。

  主持人: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警方有何应对措施?普通市民遇到电信诈骗犯罪该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范?

  杨静:电信诈骗案件防范工作非常重要,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今年,我市警方根据上级部署,在全市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活动。通过与银行部门沟通张贴警示标语等,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减少经济损失。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之所以诈骗得逞,往往是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掌握了被害人的个人信息,让被害人不得不信,从而落入犯罪分子布好的圈套。因此,市民要养成保密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存款密码等外泄;不要轻易在网上注册会员、参与网上活动等,防止个人资料泄露;不要按照陌生人的指令在银行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防止个人及家庭的重要信息外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并及时拨打公安机关、金融等部门的常用客服电话进行多方查证核实。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

  受骗时,被害人要及时报案,并将犯罪嫌疑人使用的电话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有价值线索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破案。

  总之,电信诈骗犯罪的最终目的就是骗取受害人的钱财。所以,当对方提出汇款等要求时,事主一定要谨慎对待,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无法确定对方身份、事情真伪难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汇款,以免上当受骗。

  李守明:如果我们遇到电信诈骗犯罪,给对方打款后发觉上当,有没有应急的手段?

  王向新:一旦资金被骗,被害人可以尝试对诈骗账户采取紧急止付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紧急止付可以尝试以下渠道:

  拨打诈骗账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交通银行95559),根据“自动语音服务”故意输错支付密码3至5次,直至电话语音中听到“此账号密码多次输入错误,已暂停使用”等类似提示,锁定电话银行。

  登录诈骗账户网上银行,故意3次输错交易密码,锁定网上银行。

  由公安机关陪同受害人前往诈骗账户所属银行的本地网点,在柜面办理相关手续等。

 
杨静

  王向新

  徐明

  李守明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33322号-4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连接 | 留言反馈 | 人才招募 | 网站地图 | 唐山热门关键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04-2026 www.china031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山信息网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技术:唐山网站建设 冀公网安备13024002000481号
Published at 2025/11/25 6:38:04, Powered By WRMPS v6.5.0(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