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出炉,全国仅10人获此殊荣,华中农业大学研一女生安玥琦就是其中一个,记者电话连线身在北京的安玥琦,电话那头的她并未流露出过多兴奋,相反连称获此殊荣更觉责任重大:“支教是一辈子的事情,要考虑如何干得更长久。”(5月6日荆楚网)
支教是国家提出中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建设的一种自愿服务方式,每年有很多的大学生和各行各业的群体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在大四临毕业前夕,成绩位于专业前10%的安玥琦毅然决定放弃保研,报名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去贵州山区奉献自己一年的青春。
支教是是光荣而神圣的,不仅是带领孩子去学习,给他们带去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为那里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四川凉山彝族甲儿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的林杰在那教书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家长到县城卖核桃、玉米等作物时,都会将自己的孩子带着帮忙算账。
支教之路应该是漫长不间断的,如何让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之路走得更长更远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一是要建立详细而长远的有效机制,让支教这个行业能够继续保持不间断,不要出现支教老师一走孩子又无人授课的情况。二是要加大宣传和呼吁力度,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让更多的人关注支教这个行业,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三是制定有效的措施,为支教人员提供一些基本的保障,本着“能留尽留”的政策为支教活动增加活力。
(海洋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