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梅)近日,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一科成功为一“胸椎后凸畸形伴不全截瘫”患者实施了手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患者孟女士,现年41岁,唐山丰润人,先天性胸椎后凸畸形,五年前开始出现双腿明显没劲、行走250米后就要休息一阵后才能继续行走,但是也不能走太久;近期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需借助拐杖行走还比较困难。为了寻求更好地治疗效果,患者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均因手术风险过大容易出现截瘫,而未予留院治疗。随后患者慕名找到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一科李永民主任。
胸椎后凸畸形伴不全截瘫是一种高危疾病,临床统计手术后截瘫加重概率30%左右,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要求术者必须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精湛的医术和很高的手术技巧。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多数医生都不愿意涉足,李永民主任深知此类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但他更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自己肩负的使命,患者才41岁,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看着患者及家属期盼的目光,李主任决定不管承担多大的风险也要为患者手术,并表示愿意同病人一起努力对抗病魔。
入院后,李主任及其管床医生刘英即为患者进行了详细地检查,并多次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病历讨论;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推敲、论证,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胸椎后路切开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这种手术优势在于术野浅,可以直视脊髓。
手术在即,为了让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手术,家属觉得医生要收下红包才会用心治疗,患者和家属心里才会踏实,于是在术前分别给主任及管床医生送去了红包。
为了让患者安心手术,“红包”并没有当即退回而是变成了住院押金。
4月28日,由李主任主刀为患者实施了手术,历经3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当管床医生将押金条交到患者手中时,心里的感激无以言表,“医生为了给我手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这只是一点心意而已,没想到医生不仅医术高明,医德更是令人敬佩!是二院的医生给了我下半生的幸福,真的从心里感激他们!”
术后,患者病情好转,麻木感减轻,双下肢力量明显改善。卧床六周后,患者可以下地适量活动,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质量明显提高。目前患者正在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