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胡各庄镇:万名农民“打工仔”一年创收3亿多
(记者杜庆君 通讯员冯连满、李庆军)人,呼啦啦走出去;钱,哗啦啦赚进来!而今,劳务输出现已成为滦南县胡各庄镇农民创收的主渠道之一。该镇通过设立33个村级劳动就业联络点,现已有1.26万名剩余劳力实现外地转移或在当地就业,每年实现劳务收入超过3亿元。
近年来,这镇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来抓,努力在健全服务机制、就业信息集发、增强农民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确定了“劳务大镇”建设总体思路,成立了劳动就业保障站,形成了自上而下、连贯畅通、互为一体的劳务管理体系。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镇劳动力资源库,建立了劳务输出实名制台账,对已输出人员的从业地点、工种、性别、年龄和人员结构进行了登记,对拟输出人员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了登记建档。镇里还多方联谊,与曹妃甸工业区及天津、北京等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劳动力供求关系,及时将劳务信息传递入村,将劳务岗位送到剩余劳力的家门口,实现劳务输出的供需对接。
该镇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农民务工需要,整合利用镇内各方面教育资源,构建多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采取联办、租赁办、委托办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长、中、短期培训班,全镇1.6万名剩余劳力都得到了形象和技能培训,推进了该镇劳动力转移由原来体力型向技术型的转变,提高了务工队伍质量和劳务市场的占有率,使他们能输得出、留得下、稳得住、能赚钱。前不久,该镇被命名为“河北省劳务输出百强镇”。